健康養身★手術不再「飢寒交迫」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來改善

手術不再「飢寒交迫」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來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傳統外科重大手術前,病人常因禁食「餓到併軌」,或術後「冷到皮皮挫」,此種壞印象將改觀!國泰綜合醫院推動「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怡樂適療程)」,運用團隊整合全方位照護模式,改善手術缺點,幫助病人提早2-3天進食及下床活動。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指出,透過術中控制麻醉深度、水份、痛感,可以減輕手術創傷衝擊,並在術後鼓勵患者盡早進食、下床活動,加速復原速度。

五旬婦卻步腸癌手術 新療程減輕手術不適

「太意外了,手術後真的比較不痛,顛覆我之前對手術的恐懼。」58歲施女士2年前因椎間盤突出,動過腰椎手術,術後「痛不欲生」的感覺,讓她對動手術印象不佳。不料去年罹患大腸癌1期,卻因過往手術經歷讓她卻步。

醫療團隊考量病人需求,建議病人接受「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術後病人疼痛感大幅降低,也沒有出現噁心、嘔吐等麻醉藥副作用不適,而且術後當天就能喝水,隔天就能下床,不像一般大腸癌手術病人得等3-4天排氣後才能喝水,5天後才能下床。

術後加速康復療程 手術麻醉全人照護

郭書麟解釋,「術後加速康復療程(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一種創新的整合醫療架構,從手術前優化體能、手術中麻醉到術後恢復,以「實證醫學」確認結論為治療方針,全程提供完整的手術麻醉全人照護,目前已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標準手術麻醉照護流程。

他指出,麻醉過深與術後死亡率有關,過淺則可能在術中醒來,掌握最好的麻醉深度對患者最安全。過去麻醉多依賴麻醉醫師經驗,但現在醫療先進,很多儀器都有客觀數據,提供更好照顧,包含深度麻醉、水分、體溫和疼痛都能控制良好,避免過深、過淺麻醉的後遺症。

適用大型癌症手術 提早下床、復原佳

目前將進20幾種手術可以施用,但以癌症手術為大宗。郭書麟說明,因為這類患者身體狀況不佳,易受手術創傷衝擊,經由ERAS評估,可以透過內視鏡、達文西手術減少手術侵入性,加上麻醉、溫度等控制來降低衝擊。術後也鼓勵患者及早進食、下床活動,復原速度會更好。

據國泰醫院院內統計,術後加速康復療程可幫助病人減少疼痛感、噁心、嘔吐感5成、提早2天正常飲食、提早2.3天下床活動、提早拔除尿管30小時及減少住院天數2.71天。

開發照護APP 即時給予協助

此外,為讓病人更充分了解療程及相關衛教,國泰醫院與科技公司共同開發怡樂適療程專用智慧照護APP,從手術前、中、後給予立即且持續性的關懷。針對個人化手術期間的衛教資訊、療程內容、康復進度追蹤通通整合在手機上。

醫療團隊可從雲端系統即時得知病人問題,再由團隊成員經APP給予適當解答或處置,病人也能更了解治療過程,透過APP溝通平台提升個人對治療的參與度,全面提升整體照顧、康復品質。

【延伸閱讀】8旬嬤罹肝癌 治療一年腫瘤竟消失無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年約70歲顏姓婦人家中浴室手掌般大毛茸茸的黑蜘蛛,拿起塑膠袋想將蜘蛛抓起丟掉,沒想到蜘蛛卻咬傷顏婦手指,她嘗試將血擠出,卻感覺手指開始腫脹發黑,且漸漸出現視力模糊情形,送醫急救後醫護人員協助傷口處理後目前已無大礙,現留院觀察中。多數蜘蛛含毒 只是毒性弱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5歲的林先生在健康檢查時被診斷罹患前列腺癌,經由泌尿科醫師的說明,他選擇恢復時間短、手術傷口小、失血量較少的達文西微創手術。達文西微創手術 驟減疼痛不適許多接受過達文西微創手術的病人都對手術結果非常,不只減少傳統開放式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的疼痛感和不適感,恢復期也大大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研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舉辦《遺傳瓶中信》,透過生動活潑的展場活動、DNA模型、海報解說、影片、網頁以及手作DNA小飾品,讓生物科技與日常生活更貼近。展覽豐富 從DNA萃取到基因改造《遺傳瓶中信》展覽總共分為4站,第1站介紹DNA與其萃取技術;第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藥署業於106年5月18日公告「食品用洗潔劑標示原則」供業者遵循,加強食品用洗潔劑標示管理,要求產品成分資訊揭露,以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標示不符 罰鍰400萬元本次專案查獲常見標示違規樣態為未以中文標示主要成分之化學名稱,及宣稱「食品級/食用級」、「天然」等不實、誇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