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完疫苗怪怪的?北醫開線上門診解答 學生趁下課十分鐘也能手機看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突破7成,疑似疫苗副作用通報也越來越多,讓不少民眾難免心慌慌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今(9)日宣布,最新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民眾只要透過預約看診,就能線上與醫師針對疑似疫苗副作用進行諮詢,不必進醫院大門也能獲得解答。甚至針對最嚴重的心肌炎副作用,也提供有心律手環可居家監測。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苗副作用大部分以疲倦、肌肉痛、頭痛、注射處疼痛腫脹等症狀最為常見,其中又以18至49歲的民眾為好發族群。

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隨著打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相關疫苗副作用也廣為討論,門診也看到很多民眾為此擔心不已,9月起接受遠距門診的民眾中,就有1到2成會針對疫苗施打及施打後副作用諮詢問診,各年齡層都有,顧及到上班族、學生族乃至高齡銀髮族疫情期間有時出門不便,或因上班上課無法頻跑醫院,所以才決定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

以打BNT疫苗的學生族群為例,劉文琪說,只要家長替小朋友預約好門診,甚至可以利孩子下課十分鐘的空檔,由醫師、家長、孩子三方通話上線。

劉文琪指出,民眾來電後,會先由護理師初步進行疫苗不良反應評估,並協助安排整合照護醫學科等專科醫師為民眾診察。對於部分疫苗可能發生的心肌炎副作用,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也特別推出心律手環居家監測的服務,經醫師評估後,可透過心律手環進行14天的監測,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潛在風險。

負責該門診的北醫附醫整合照護醫學科主任高治圻強調,醫師會透過視訊為民眾診察,並協助安排後續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新冠疫苗副作用。若民眾出現持續性胸悶、眩暈、頭痛或是全身性皮膚發疹及心跳加速、持續發燒等症狀,醫師也會建議並協助就醫。

照片來源:北醫附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疫苗胸悶、心悸未必疫苗害的! 當心是這「病」放大身體訊號

快檢查手邊藥!市占率5成「高磷酸鹽血症」藥驚現黃色斑點 回收35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訂於10月5日開打,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儘速前往接種。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有鑒於新冠肺炎仍未平息,且秋冬又是病毒活躍的季節,提醒民眾除了繼續勤洗手、戴口罩之外,建議儘早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時節,今 (109) 年公費流感疫苗訂於10月...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搖杯「加料」也要標示熱量了!食藥署今(5)日公告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再度祭出標示新制,其中最新要求業者必須標示該杯飲料的總糖量及總熱量,包括國人愛「加料」的珍珠、粉圓、布丁、椰果等熱量跟糖量也要通...

閱讀詳情 »

▲MRI檢查顯示病人頸椎退化。(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也有一路從頸、肩、上背連至手臂及手指的痠麻痛感嗎?當心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工作負重太過,造成的「頸椎症候群」症狀上身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整理出幾大危險行為,包括提背過重的背包或長時間背背包於同一邊、躺在...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最近身邊有兩個朋友同時發生甲溝炎,一個人是亂剪指甲,結果整隻手又紅、又腫,痛到掛急診,醫師診斷是急性甲溝炎,一個人是慢性甲溝炎,是美髮師,已經發作第三次,準備去看皮膚科醫師,他們直言,看起來是小傷口、小病灶,可是會讓人分心,造成生活上不便困擾,尤其是掛急診的這位朋友,直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