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完疫苗怪怪的?北醫開線上門診解答 學生趁下課十分鐘也能手機看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突破7成,疑似疫苗副作用通報也越來越多,讓不少民眾難免心慌慌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今(9)日宣布,最新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民眾只要透過預約看診,就能線上與醫師針對疑似疫苗副作用進行諮詢,不必進醫院大門也能獲得解答。甚至針對最嚴重的心肌炎副作用,也提供有心律手環可居家監測。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苗副作用大部分以疲倦、肌肉痛、頭痛、注射處疼痛腫脹等症狀最為常見,其中又以18至49歲的民眾為好發族群。

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隨著打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相關疫苗副作用也廣為討論,門診也看到很多民眾為此擔心不已,9月起接受遠距門診的民眾中,就有1到2成會針對疫苗施打及施打後副作用諮詢問診,各年齡層都有,顧及到上班族、學生族乃至高齡銀髮族疫情期間有時出門不便,或因上班上課無法頻跑醫院,所以才決定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

以打BNT疫苗的學生族群為例,劉文琪說,只要家長替小朋友預約好門診,甚至可以利孩子下課十分鐘的空檔,由醫師、家長、孩子三方通話上線。

劉文琪指出,民眾來電後,會先由護理師初步進行疫苗不良反應評估,並協助安排整合照護醫學科等專科醫師為民眾診察。對於部分疫苗可能發生的心肌炎副作用,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也特別推出心律手環居家監測的服務,經醫師評估後,可透過心律手環進行14天的監測,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潛在風險。

負責該門診的北醫附醫整合照護醫學科主任高治圻強調,醫師會透過視訊為民眾診察,並協助安排後續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新冠疫苗副作用。若民眾出現持續性胸悶、眩暈、頭痛或是全身性皮膚發疹及心跳加速、持續發燒等症狀,醫師也會建議並協助就醫。

照片來源:北醫附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疫苗胸悶、心悸未必疫苗害的! 當心是這「病」放大身體訊號

快檢查手邊藥!市占率5成「高磷酸鹽血症」藥驚現黃色斑點 回收35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也陷入每天久坐不動的生活中嗎? 現今世界追求自動化的便利性,坐著打電腦、坐著看電視⋯⋯人們坐著過日子的時間,一天平均逼近8小時,而這只是個平均值,嚴重一點甚至還有人每天坐21小時以上呢! 大部分人平均每天有8小時以上都是坐著的,在公司平均上班時間8小時,而吃午飯時間是坐著吃飯,上廁所、喝咖啡也是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振興三倍券即起開放預購。這項對身心障礙者陌生的事物,唐氏症基金會在各服務機構教導學員如何正確使用,有體貼的唐寶寶更分享要用三倍券買頂帽子給爸爸遮陽當父親節禮物。在三倍券開放預購之際,唐氏症基金會也推出捐款專案,捐款滿500元就可獲得唐寶寶手作商品,愛不囉嗦門市也推...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今(6)日公布5月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不合格率竟逾1成,抽驗47件中就有6件蔬果產品殘留農藥不符規定,其中內湖區康寧路一菜攤抽驗到的「黃秋葵」甚至檢出國內未核准登記作為農藥使用的Nitenpyram,針對不符規定產品,台北...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傳出有一名菲律賓女性經台灣轉機到香港,一下飛機就確診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已經掌握該名30多歲個案身分,是於7月3日自菲律賓馬尼拉於下午15:00抵台,16:40再搭乘長榮航空轉機飛往香港,在台停留不到2小時,過程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