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完疫苗怪怪的?北醫開線上門診解答 學生趁下課十分鐘也能手機看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台灣疫苗人口涵蓋率突破7成,疑似疫苗副作用通報也越來越多,讓不少民眾難免心慌慌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今(9)日宣布,最新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民眾只要透過預約看診,就能線上與醫師針對疑似疫苗副作用進行諮詢,不必進醫院大門也能獲得解答。甚至針對最嚴重的心肌炎副作用,也提供有心律手環可居家監測。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苗副作用大部分以疲倦、肌肉痛、頭痛、注射處疼痛腫脹等症狀最為常見,其中又以18至49歲的民眾為好發族群。

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隨著打疫苗的人數越來越多,相關疫苗副作用也廣為討論,門診也看到很多民眾為此擔心不已,9月起接受遠距門診的民眾中,就有1到2成會針對疫苗施打及施打後副作用諮詢問診,各年齡層都有,顧及到上班族、學生族乃至高齡銀髮族疫情期間有時出門不便,或因上班上課無法頻跑醫院,所以才決定開設「疫苗注射後不良反應通訊診療門診」。

以打BNT疫苗的學生族群為例,劉文琪說,只要家長替小朋友預約好門診,甚至可以利孩子下課十分鐘的空檔,由醫師、家長、孩子三方通話上線。

劉文琪指出,民眾來電後,會先由護理師初步進行疫苗不良反應評估,並協助安排整合照護醫學科等專科醫師為民眾診察。對於部分疫苗可能發生的心肌炎副作用,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也特別推出心律手環居家監測的服務,經醫師評估後,可透過心律手環進行14天的監測,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潛在風險。

負責該門診的北醫附醫整合照護醫學科主任高治圻強調,醫師會透過視訊為民眾診察,並協助安排後續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新冠疫苗副作用。若民眾出現持續性胸悶、眩暈、頭痛或是全身性皮膚發疹及心跳加速、持續發燒等症狀,醫師也會建議並協助就醫。

照片來源:北醫附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疫苗胸悶、心悸未必疫苗害的! 當心是這「病」放大身體訊號

快檢查手邊藥!市占率5成「高磷酸鹽血症」藥驚現黃色斑點 回收350萬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翻攝自蘋果官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蘋果公司今(16)日舉行線上新品發表會,聚焦於Apple Watch與iPad兩種產品,其中最新的Apple Watch S6搭載了血氧偵測功能,不過台灣的果粉可能得失望了,食藥署表示,該項功能被認定為醫材,業者需主動申請醫材許可證,但蘋果公...

閱讀詳情 »

▲(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老年人一住院,有時候常莫名皮膚癢、甚至冒出水泡,這才知道罹患了罕見皮膚病「類天皰瘡」,過去卻搞不清楚原因在哪裡?林口長庚醫院與土城醫院合作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找到可能禍首了!因為年長者或有神經系統疾病等高危險族群使用的3種類藥品,與...

閱讀詳情 »

秋天是洛神花的產季,紅豔的洛神可製成蜜餞、果醬,也可以拿來泡茶,酸甜的風味令人回味,但你知道洛神有哪些營養價值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洛神花含有維生素A、C、豐富的花青素、類黃酮素等抗氧化成分,營養價值相當豐富;然而,洛神原始風味偏酸,食用時應留心糖攝取量,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37歲的仇小姐結婚多年卻始終難以懷孕,仔細檢查發現,原來先生有寡精症,自己也因子宮內膜過薄難以受孕,為了一圓求子夢,先生接受長達9小時的取精手術,好不容易體外受精得到2個胚胎,成為夫妻倆僅存的希望,多虧北醫組成中西醫整合治療團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