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通報、申請救濟?一次搞懂

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通報 申請救濟?一次搞懂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27歲馬姓男子於去(2020)年10月底,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後引發血管炎,住院治療與檢查將近兩個禮拜,不僅造成工作停擺,還須負擔不少醫藥費用,隨著Omicron變異株入侵本土,第三劑疫苗也開放施打,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的資料,截至2022/1/6,台灣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累計總數為15,856(如圖1),馬男至今連第二劑BNT卻還不敢打,令人擔憂疫苗不良反應萬一再度發生,究竟可以如何尋求幫助?可以申請救濟嗎?以下整理解答。

Q:什麼是疫苗不良事件?什麼情況可以通報?

萬一民眾接種疫苗後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的資料顯示,民眾於接種疫苗之後,任何時間出現身體上的不良情況,即使不確定是否為疫苗所導致,但是也沒有其他明確原因可解釋,因此懷疑或無法排除與接種疫苗的關聯性,就可通報疫苗不良事件。另外,婦女懷孕或哺乳期間接種疫苗後,若胎兒或嬰幼兒發生不良事件,且懷疑或無法排除與疫苗接種的關聯性,就可以通報。

Q:疫苗接種後死亡不良事件的通報原則?

當懷疑個案的死亡是疫苗不良事件所造成時,就可以通報。若一開始通報時非死亡案例,但後續個案死亡且懷疑與疫苗不良事件有關,則可將不良事件嚴重性變更為「死亡」。不過,當個案在接種疫苗後死亡,但不懷疑死亡與疫苗不良事件相關時(如:因交通事故死亡、死於既有疾病等),或者胎兒因先天異常而自發性流產或進行人工流產,請勿通報。

Q:如何進行通報?

疫苗不良事件通報,須經由一般醫療人員、合約醫療院所或基層預防接種人員,並於TCDC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進行填報。

疫苗不良事件要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非藥害救濟

若民眾因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反應,想要申請救濟,要向哪一個單位諮詢,才不會耽誤申請時間呢?首先,要先搞懂「藥害救濟並不等於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兩者所屬的主管機關不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中央主管機關為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藥害救濟則屬於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若是施打疫苗,因而產生的不良反應,要尋求「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幫助,因此請撥打1922專線,向地方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諮詢,且請申請期限為受害情事日起2年內;或自受害發生日起5年內。

相較國外不良反應通報數 台灣偏低

台灣目前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狀況究竟是多是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提供的資料中,台灣與國外通報數相比並沒有比較高。與加拿大相比,AZ疫苗通報率為每百萬劑 8.9 件、台灣為每百萬劑 1.5 件;莫德納(Moderna)疫苗通報率為每百萬劑10.0件、台灣為每百萬劑1.4件;BioNTech疫苗通報率為每百萬劑12.7件、台灣為每百萬劑 0.3 件。

而目前死亡案件分析結果中,疫苗接種前後的臨床症狀、不良事件和死因有特定或異常的模式。此外,不分疫苗廠牌,各年齡層男性與女性所通報死亡事件數皆未高於預期死亡事件數。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指出,綜合目前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評估結果,尚未觀察到須立即採取相關措施的安全疑慮。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Q8n9n-Q4aBpRrGnKVGFkng 

聰明用藥健康吃(藥害救濟基金會)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drf2012/photos/a.350608624968478/4972106352818659/ 

【延伸閱讀】

數位疫苗證明你申請了嗎? 確認「這幾點」才能真正省事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 國外研究:2劑AZ+莫德納效果最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全世界約10%-30%的人口有失眠問題,尤其患有憂鬱症、焦慮症的人,好好睡上一覺對他們來說更是奢侈的夢想,也因此台灣安眠藥使用量高達9.2億顆。其實,睡眠是可以自主訓練的,成功大學醫學資訊所教授梁勝富博士與研究團隊,開發改善失眠的神經回饋訓練(NFT)系統,透過穿戴式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自體免疫疾病是前三大常見的重大傷病,全台約有40至50萬名患者。自體免疫系統與己為敵,使得全身發炎,更讓患者陷入生活與治療的難題中。臺中榮總將於12月18日舉辦「2021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會中將由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進展及生活建議,更幫助患者更了解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新生活,學童視力遇難題全國今(110年)年面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學生透過電子螢幕學習線上課程、閱讀,導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機會增加,疫情過後,3C產品嚴然成為孩子學習的主要必備工具,家長在面臨工作、家庭兩頭燒的前提下,更需要擔心孩子的視力健康,會不會成為這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從新聞媒體、親友或甚至受暴者自身經驗中,常可以看到親密關係受暴者即使生活長期受影響甚至周邊親友不停勸離,還是無法主動結束並離開一段關係,不少親友也會勸到生氣進而放棄。常言道「當局者迷」,有時受暴者不是「不離開」而是「離不開」,若受暴者本人或周邊親友能夠對其背後原因多點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