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疫苗後月經大亂、大出血該怎麼辦?醫師告訴你

打疫苗後月經大亂 大出血該怎麼辦?醫師告訴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女性在新冠疫苗接種後,出現大出血、亂經等現象,婦科主治醫師韓健明呼籲所有女性,「妳不孤單,但也不用怕。」在這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好不容易各家藥廠的疫苗紛紛開始研發後量產,各國也開始努力衝高疫苗接種率,但接種疫苗後好像偶爾會有一些預期之外的反應?

接種疫苗發生月經異常 只是暫時的

最近,英美都有研究人員關注通報案例愈來愈多,而最新的美國,以及英國研究已經出爐了,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確會造成「女性經期現象的改變」。臺灣目前第一劑新冠肺炎疫苗的覆蓋率已經超過80%,第二劑也來到了74% 追加劑也超過20%了(截至2022/1/26的資料)疫情警戒解除三級。

大家也開始陸續回診,韓健明表示,診間與FB在這半年多持續收到一些慌張的詢問:「韓醫師,我本來治療後血量正常也不經痛了,但這次經期竟然大出血」;「我本來放了避孕器已經幾年都沒有月經了,這個月竟然經血來潮了。」;「本來經期都非常規律,這個月竟然突然有出血、血塊,而且還持續了超過一週」「韓醫師,我不是打了停經針,本來都已經暫停月經了,怎麼還不到恢復月經的時候,就提早來了,而且還不少量」。

韓健明表示,大家都很驚慌失措,因為發生了「異常」或是與「預期不同」,但是經過抽絲剝繭與參考國外數據後,發現最大的元兇是近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其實也不是每個女性都會發生這種預期以外的副作用,但如果妳就是被嚇到的苦主之一,也不用害怕,因為通常1-3個月經週期後就正常了,短暫反應而已,免緊張。

若出血量大 最好提前回診

韓健明表示,「但是如果出血量大,時間拖長那麼麻煩你先聯絡韓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提前回診。」從2020/12月到2021/9月,英國陸續有近3萬例的接種後經期異常通報案例,9/16也有生殖免疫學家在《英國醫學期刊》上撰文的確收到接種疫苗後經期異常的通報(不管是接種AZ、莫德納、或BNT),但經期異常的反應通常下個週期就恢復正常。最近美國一篇新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出相同結論。

韓健明表示,為什麼接種疫苗完後會有人發生這樣的狀況呢?醫學家認為是因為短暫免疫反應的關係導致的。所以就像其他公告的大部分已知常見副作用,這種反應也是短暫、不會造成永久影響的。

5種接種疫苗後對月經的反應

目前韓健明醫師歸納出五種注射後新冠疫苗對月經的反應:

1. 不受影響。

2. 月經在注射的當日或10日內來(比原本的週期提早)。

3. 月經在注射後的3個月內忽然經血量大幅增加(甚至是失控的大量) 部分患者同時伴隨經痛增加,另部分患者伴隨出血,除了量多,而且時間還拖的很長。

4. 月經在注射後的3個月內忽然經血爆量,無法止血。

5. 月經在注射後,暫時就不來了(少見但是有零星案例,後來恢復正常)。

妳最近也有經期週率改變、非經期時間經血來潮?這次突然大出血?感覺有血塊跟平常不一樣?明明打了俗稱停經針的針劑或放置了避孕器而沒有經血,卻偏偏月經來潮了?如果最近有接種疫苗,那麼就先放輕鬆再觀察一個週期。韓健明表示,擔心的話也不用煩惱,告訴醫師看看是否需要提前回診。

如果你是上述第3類反應,可以先觀察一個週期,持續如此應該就醫。韓健明呼籲,如果是第4類的反應,請馬上就醫。至於哪一種新冠疫苗會有這樣的反應,目前AZ、BNT、Moderna、高端都有相關案例。

韓健明表示,至於若近期未施打疫苗,卻有滴滴答答的異常出血?就考慮仔細檢查找出原因,最大原因恐來自於子宮內膜病灶,如「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癌前病變),子宮內膜癌」,若是做了超音波找不出原因,可以進一步考慮無痛無麻醉門診子宮鏡檢查,異常出血別輕忽,務必就醫尋求治療。

文章來源:韓健明醫師 公正診療室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腋下腫大 就醫檢查驚見「癌」上身

中研院、莫德納研發次世代疫苗 對抗Omicron實驗結果出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醫有句話叫做「藥食同源」,意思是光是每天吃的食物就足以發揮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你可能也聽過「養生之道,莫先於食」這句話,可見飲食比補品的作用更大。食物除了可以補充氣力之外,還具有如藥物般積極治療疾病的效果。事實上,很多中藥材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食材,例如甘麥大棗湯有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8歲老翁平時喜愛唱歌,長年有抽菸習慣,幾個月來感到喉嚨卡卡,連說話都帶有磁性,就醫檢查,以為是胃酸逆流導致慢性咽喉炎,但後續又有吞嚥困難、喉嚨疼痛等症狀,因此改赴醫院就診,經鼻咽內視鏡檢查發現,患者喉部的會厭軟骨處有2.5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為喉癌第二期,為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對失智症的態度」,台灣將近5000人填答問卷,人數在亞洲排名第一。調查結果發現,相較於國際平均值,台灣有較高比例認為現行有充足的失智症服務,但也有較高比例認為醫療照護專業人員忽視失智者。失智症遭汙名化 難尋求合適資源國際失智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院的急診室裡總是十萬火急的搶救生命,卻也常見不理解情況的家屬訴諸言語或行動暴力。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搭上「開箱文」風潮,號召醫療團隊拍攝高級心臟救命術開箱文,搭配重要的急救設備,透過活潑的畫面呈現讓民眾一秒神解急診醫療團隊的工作面貌,畫面中包括每分鐘可輸血800毫升的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