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疫苗防病毒 男女共同預防HPV

潘以泓 / 台北報導

打疫苗防病毒 男女共同預防HPV
無論男性或女性,要打贏HPV相關癌病的戰爭,最好辦法之一就是共同接種HPV疫苗。

COVID-19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引發大眾對於病毒的重視!而在病毒與人類的戰爭中,您知道嗎?有一種病毒的家族成員多達200個,分別會導致多種癌症,且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風險。它,就是HPV(人類乳突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研究發現,HPV亦和頭頸癌有所關聯。專家建議男性女性都應該依醫囑接種HPV疫苗,遠離HPV相關癌症。

癌症不會傳染,但小心感染病毒會增加罹癌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HPV是Human Papillomaviruses(人類乳突病毒)的縮寫,以往國人認為HPV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主要兇手,因此防治對象皆以女性為主。而在子宮頸抹片檢查與HPV疫苗的幫助之下,子宮頸癌發生率已明顯下降。

打疫苗防病毒 男女共同預防HPV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周宏學主任提醒,HPV會造成多種癌症和性病,男女生應一起接種HPV疫苗做預防。

然而,正當大家將對抗HPV之戰的主力部隊放在女性朋友身上時,美國研究卻發現男性感染HPV的風險正在急速攀升,賴基銘教授說,男性終其一生的感染機率高達91.3%,超越女性的84.6%。而且除了子宮頸癌,長期感染HPV若無法自行清除,還可能引發口咽癌、頭頸癌、外陰癌、肛門癌、陰道癌與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顯示不僅女生要注意HPV,男生更該小心防範!

曾經因子宮頸抹片檢查,揪出高致癌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的知名部落客「御姊愛」也分享,確診當時對HPV的瞭解不多,內心總是自我控訴,覺得這種症狀似乎隱含著各種羞恥,直到接受治療,慢慢瞭解HPV之後,發現不只是女性可能感染HPV,男人也不例外,如果能早確認、早面對,就能早解決。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則表示,口咽癌與頭頸癌正在取代子宮頸癌,成為最常見的HPV相關癌症。丹麥研究預估,當地HPV相關口咽鱗狀細胞癌的新增案例數將於今年(2021)超越子宮頸癌,英國和美國則早在2016和2020年就出現類似現象。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表示,女性朋友HPV的篩檢已有標準化的檢驗方式,能夠幫助子宮頸抹片提高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偵測率,但男性缺乏標準化的HPV檢驗方式,加上其感染機率高、暴露後呈現持續性感染的比例比女性高,一旦感染甚至導致癌變,例如口咽癌或頭頸癌,往往難以及早發現。

除了腫瘤採樣,癌友如何評估自己的頭頸癌可能與HPV有關呢?美國臨床研究發現,癌友最常見的初期主述症狀為脖子出現腫塊,比例超過5成;其他則為喉嚨疼痛、口腔腫塊、吞嚥困難、耳痛與喉球症 (喉嚨異物感)等。

打疫苗防病毒 男女共同預防HPV
台大醫院婁培人副院長表示,HPV在美國造成的頭頸癌人口已超過子宮頸癌,台灣因HPV造成的頭頸癌病友也正在急速增加之中。

婁培人教授分享,醫學文獻曾出現一名64歲女性案例,出現左耳疼痛症狀,連續2年被誤診為中耳炎、蛀牙接受根管治療、鼻竇炎,直到接受核磁共振和組織切片檢查,才證實罹患HPV相關頭頸癌,並在進一步追查之下,發現其腫瘤與6年前確診為HPV相關頭頸癌的丈夫,正好都是同一種HPV病毒型別。顯示HPV相關頭頸癌不易診斷,病毒也可能傳染給另一半,男女共同預防才是上上之策!

另外,台大醫院也有一名年約50歲的男性患者,剛開始以為牙痛,但拔牙後疼痛不減,再度就醫又被當作三叉神經痛,接受神經阻斷手術,沒多久疼動又發作,且越來越痛,脖子也出現腫塊,轉診耳鼻喉科,接受詳細檢查才發現竟是HPV感染導致的頭頸癌。婁培人教授表示,HPV引發的相關頭頸癌不容易被察覺,可是確診後及早治療的痊癒率很高,這名患者也是在治療後痊癒,目前僅需定期追蹤。

目前國際趨勢認為,無論男性或女性,要打贏HPV相關癌病的戰爭,最好辦法之一就是共同接種HPV疫苗。周宏學副教授指出,目前已有多種疫苗可以大幅降低HPV帶來的疾病威脅和癌症風險,除了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與肛門癌之外,最近台灣也繼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二個取得HPV疫苗預防口咽及其他頭頸部位癌症的國家,有助國人打贏HPV大戰,遠離因HPV引起之相關癌症與疾病的威脅!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30歲陳小姐婚後與夫家同住,半年前她生下第1個小孩,目前已回到職場上班1個多月了,上班時小孩就交給婆婆照顧,回家後再接手。但先生發現她最近看起來呆呆的,有時突然生氣,有時又突然掉淚,也很疲累無法顧小孩,吃不太下,越來越瘦,因此帶她就診。 在門診時陳小姐也認同自己最近...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行動力與「壽命長短」息息相關!  長期臥床「死亡率」恐達6倍 「要活就要動」是真的!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一個人的行動能力,與「個人健康」和「壽命長短」息息相關。過去的研究指出,長期住院臥床不起的病患,死亡率比起能正常行走的住...

閱讀詳情 »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2019年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每日使用3C產品時間長達10.7小時,等於每天醒著的75%時間都在看電腦和手機。長時間的用眼下,除了容易使發育期間的兒童近視或散光,也會導致成人眼睛疲勞酸澀,進而造成視力惡化,可能加劇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護肝,第一步可得盯緊體重不失控!根據國健署統計,脂肪肝不僅是國內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多達24.3%的肝癌是與脂肪性肝炎有關,國健署提醒,避免脂肪肝的產生,已經是阻斷肝癌的重要關鍵。 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1737人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