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抗生素迷思 遵醫囑三不政策保健康

徐先生因手指割傷,削掉一小塊肉,至急診室求醫,醫師開立外用塗抹及口服抗生素,徐先生因擔心抗藥性,所以排斥服用抗生素,求助新竹市衛生局,希望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衛生局洪士奇局長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來源很多,包括有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等,而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抗生素來治療的。經醫師診斷處方及藥師評估,遵醫囑按時服用抗生素可以避免抗藥性,民眾勿因擔憂而延誤治療時機。

民眾經由報導及宣導,得知台灣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問題令人擔憂,所以對醫師開立抗生素也產生抗拒。一般來說,醫院會設有感染控制委員會評估到院看診病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也會設立使用原則,民眾可以放心服用藥物,但是要注意:(1)領藥時,確定服用的藥物中,是否含有抗生素?哪一顆是抗生素?(2)固定時間服藥,讓體內的抗生素足夠濃度一舉殲滅細菌。(3)務必服用完整療程。 固定間隔服藥,讓體內的抗生素濃度保持衡定,避免因服用時間太短造成細菌殺不死的後遺症,必要時返診覆檢,以確定細菌已被徹底根除。

新竹市衛生局再次提醒大家,抗生素「三不政策」:(1)不自行購買: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2)不主動要求。(3)不隨便停藥:按時服用抗生素完成療程,勿因改善而自行停藥,會造成細菌有機會產生抗藥性。倘若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行為持續下去,細菌在物競天擇的定律下,勢必會衍生出更多的強勢菌種,使得所有的抗生素全然失效,屆時人類必定會淪落到無藥可用的地步!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 2013/02/04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995

 

打破抗生素迷思 遵醫囑三不政策保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0)日發布3名日本腦炎病例,發生地為2名屏東縣與1名台南縣,3人住家周邊分別有豬舍與水稻田等高風險場所,研判在居住地感染可能性較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提醒,目前正值日本腦炎流行期,感染患者最嚴重恐腦損傷或死亡,滋生源周邊應避免前往,並應施打疫苗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3歲林姓建築工經常得加班趕工,導致長期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加上下班後常跟同事「喝兩杯」搏感情,今年健檢安排胃鏡檢查,報告顯示食道黏膜上有白色斑塊,確診為「食道糖原棘皮症」,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但醫師仍叮囑戒酒並調整生活作息,才能盡快「除斑」!食道糖原棘皮症 多與菸酒辛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21)日全台百年最大盛事之一,雲林、嘉義可以看到日環蝕,其他地區則能看到大面積日偏蝕,下次台灣再有日全蝕將在2215年,預估14時49分開始初虧,16時14分開始食甚(日全蝕)。由於觀測時間剛好在高溫夏日,醫師提醒絕對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外,水分補充也絕對不能忘,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本周四創下單日新增確診數歷史新高紀錄!(編按:單日新增6,081確診)世界衛生組織 (WHO)警告,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再進入新危險階段,超過862萬人染疫,其中46.4多萬人死亡,各國應審慎以對。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