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絕症困境! 肺動脈高壓治療新進展

打破絕症困境! 肺動脈高壓治療新進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爬一層樓就喘不停,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因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出問題,血管收縮狹窄、血流不通暢,導致壓力增高,心臟工作負荷越來越大,造成右心室肥大、甚至會導致心肺衰竭致死。若不治療,病人確診到死亡平均存活期少於3年,比癌症還要短。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的高危險族群,一般是好發於40歲到50歲的中年女性;另外,如果有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疾病的病人也都是高危險族群,千萬都要小心。

喘、咳、血、腫、暈 肺動脈高壓確診有難度

肺動脈高壓患者可能因缺氧嘴唇泛藍,常見五大症狀『喘』(活動容易喘)、『咳』(不斷乾咳)、『血』(咳血)、『腫』(四肢浮腫)、『暈』(頭暈倦怠),跟很多心肺疾病類似,因不特異,所以要確診有難度。患者通常是家庭重要支柱,醫師呼籲別氣餒,因為醫療有了新進展,好好配合治療,控制疾病不是問題。

醫療新進展 控好肺動脈高壓沒問題!

黃瑞仁醫師表示,如今醫藥進步,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的三大作用系統,其中包括了有注射型藥物、口服型藥物等等;更重要的是,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健保也已給付其相關的治療,能為病友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跨科團隊治療 任何症狀勿輕忽

肺動脈高壓成因複雜,目前多數醫學中心都會整合心臟、胸腔、風濕免疫科醫師,組成跨科團隊治療。呼籲民眾不要輕忽任何可能症狀,早期介入治療,延緩疾病惡化。

『關愛藍唇 接力傳愛』 暖心遞關愛

因應5月5日世界肺動脈高壓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發起『關愛藍唇 接力傳愛』真愛騎跡活動,邀請民眾一起擺出愛心手勢或是到有愛心的景點拍照上傳活動粉絲專頁,寫上一句支持鼓勵的話,表達關愛也溫暖病友的心。

【延伸閱讀】

自體免疫患者不控制這病 躺在床上都會喘

先天性心臟病須定期追蹤 小心肺動脈高壓恐猝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加強獨居長者照顧關懷服務,新北市政府今年針對獨居長者推動「獨老五福樂活計畫」,不僅提供基本關懷服務,也提供獨居長者相關補充性、支持性等服務。新北市社會局指出,藉由公私協力建構長者安全防護網,在社區參與及鼓勵青年志工服務獨老,達到青銀共榮效果。氣球象徵紅白湯圓 邀長者寫...

閱讀詳情 »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讀好書,考上好學校,但在書籍之外,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教育與學習,相較於冷冰冰的書本,從家庭陪伴中養成的品格、個性更是成功的關鍵。 專欄目錄 養成好品格,小時候是關鍵學業與全人養成需並重,透過家庭陪伴影響孩子從食物學習知識、惜食培養品格爸媽的陪伴,讓餐桌成為最佳的食育場所線上飲食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根管治療(抽神經)是最常見的牙科治療項目,而根管封填則是根管治療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封填材料為「馬來膠針」、「三氧礦化物」,牙科醫師陳福樂就提醒,不管選用哪一種材料,均需做好術後照護,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做牙套,就必須避免咬硬物,否則牙齒容易裂掉,甚至崩壞。 什麼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昨(23)日召開生物安全專家調查小組會議,針對中研院P3實驗室(動物生物安全第3等級實驗室)內部調查報告,以及調查小組先前進行中研院相關人員訪談紀錄與實驗室內部監控影帶及資料,討論造成實驗室感染之可能原因。指揮中心將依照法規,從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