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胰島素並非會洗腎 小心錯誤迷思延誤病情

打胰島素並非會洗腎 小心錯誤迷思延誤病情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1名60多歲糖尿病患者,服用藥物控制已經十多年,到了後期儘管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但血糖仍不斷上升,醫師建議改打以胰島素方式治療,但患者誤以為打了胰島素後恐很快就會洗腎的迷思,反求助偏方治療,沒想到六個月後卻因高血糖造成昏迷,診斷後還發現腎功能惡化,必須面臨洗腎。
第一型糖尿病打胰島素 幫助血糖穩定
至於另一名12歲小妹妹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且必須每天施打四次才能讓胰臟正常分泌,目前已邁入第五年治療,不但血糖穩定還能參加游泳比賽;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余宜叡指出,打胰島素並不會增加洗腎風險,反而若血糖控制不佳才會造成腎功能不佳,導致洗腎。
血糖控制不佳 恐增加洗腎風險
主治醫師余宜叡進一步說明,在台灣,近一半洗腎患者都是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其實洗腎患者因無法使用腎臟代謝的口服降血糖藥,必須改以胰島素治療,但因使用胰島素和洗腎時間點較接近,才會讓許多人誤以為打胰島素就會造成洗腎。
若為第一型糖尿病患,因胰臟喪失功能,必須仰賴胰島素維生,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胰臟功能降低,這時若能補充適量的胰島素,反而能使血糖更穩定;余宜叡呼籲,千萬別讓迷思反而延誤自己病情,必要時也應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透過正確治療方式,一定能有效控制糖尿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田柏升報導】注意腦中風徵兆,把握黃金治療時機!腦中風是台灣十大死因第四位,臨床卻發現,逾9成腦中風患者於發作時未及時就醫。義大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謝孟倉呼籲,出現臉歪嘴斜、單邊肢體無力、口語不清等中風徵兆,應盡速打119送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預防腦中風 積極控制三高危險...

閱讀詳情 »

我們的身體是由營養素控管! ◎光從牙齦出血,就可以看出體內有手掌大的潰瘍 健康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大家腦中浮現的或許是「身心充滿活力,沒有生病」,我對健康的定義是「完全不用擔心健康出問題」的狀態,當然,也沒有任何疾病或身體不適。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 「雖然沒有生病,但因為上了年紀,多少有腰痛的狀...

閱讀詳情 »

  我們的身體是由營養素控管! ◎營養素夠不夠,問身體就知道 營養素左右了我們人體的運作,因此當缺乏某種物質時,便會以各種不同的症狀顯現出來,必須從各方角度去推敲,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舉例來說,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之一是法瑯質流失、牙本質外露。以前的治療方式,就是以樹脂等填充物填補磨耗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40幾歲男性,因肩頸痠痛,求助骨科醫師開刀,竟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雖已癌症晚期,幸好透過荷爾蒙療法,至今病情仍可穩定超過9年以上。診治該案例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冠亨指出,晚期攝護腺癌即使轉移,以荷爾蒙針劑、手術去勢和新式荷爾蒙等療法為主,都可延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