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患有中度憂鬱症的小樺(化名),長期以來都服用抗憂鬱藥物控制,病情雖好轉許多,然而近幾個月卻發現開始出現耳鳴,影響日常生活。對此,耳鼻喉科醫師表示,雖然耳鳴多以中老年人為大宗,是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或耳神經退化所引起,但根據刊登在《細胞學報告》(Cell Reports)的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也有可能引發耳鳴,不論是甚麼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應該及早就醫確認病因,才能在早期接受治療。


耳鳴跟大腦聽覺中樞底部的「耳蝸核」異常有關,有研究團隊發現,當實驗小鼠服用抗憂鬱藥物後,血清素濃度會上升,耳蝸核中的某些細胞卻變得過度敏感,即使在安靜的空間中,耳朵卻感覺有許多聲音嗡嗡作響。因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建議,若憂鬱症患者發現服藥後出現耳鳴症狀,應立即與醫師討論,斟酌是否需要換藥,或是搭配服用治療耳鳴的藥物。


李宏信醫師補充,除了藥物影響,還有許多原因會導致耳鳴。包括老化、壓力、疲勞,或是長期處於高分貝的噪音環境中,都是可能引發耳鳴的危險因子。根據臨床經驗,通常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耳鳴成因大多是過度疲勞、壓力大、用腦過度,或是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等。


耳鳴症狀若不積極治療,若等到耳鳴聲音越來越大聲,頻率越來越密集,且發作時間會越來越長,到最後恐怕會有失聰危機。至於耳鳴發作時間和嚴重程度又可分為5期:


▸第1期:初期患者僅在夜深人靜時,偶爾聽到耳鳴。
▸第2期:白天不會出現耳鳴,但到了夜晚,整晚都可聽到耳鳴。
▸第3期:除了夜晚會聽到耳鳴,白天也會偶爾聽到。
▸第4期:24小時,不分晝夜都會出現聲響。
▸第5期:最嚴重也最危險,耳鳴變成尖叫聲或極大聲響,讓人精神備受煎熬。


李宏信醫師指出,在正常情況下,初期耳鳴的患者,3個月內只要多休息,調整生活作息,清淡飲食,其實大多可不藥而癒。病情超過半年以上的患者,則需耐心服藥6至12個月,病情也可獲得控制。即使是有多年病史的患者,只要耐心服藥1至2年,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


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耳鳴會先使用血管擴張劑,來打通內耳的血液循環,待血液暢通後,再給予滋養神經的營養劑,活化受損的內耳神經,使其恢復正常功能,避免血管過度收縮,防止內耳缺血、營養失調。其他應配合規律作息、適時舒壓、遠離高分貝音量。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強調,臨床上醫師會根據造成耳鳴的症狀調整用藥,但要改善內耳血液循環和供血情況,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因此要耐心服藥,耳鳴就會逐漸改善。三高患者也要控制好指數,以免使耳鳴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熱不敢買香蕉怕熟透、變軟 學會這招保存可以放更久
▸久站腳底起水泡能擠破? 皮膚科醫師示警擠破水泡下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自古以來,珍珠粉就被視為皇室御用的聖品,許多女性趨之若鶩,而孕婦更是認為在懷孕期間多吃珍珠粉就能生出白淨小美女,珍珠粉的美白效果已被大眾傳頌不已,那麼,到底該如何選珍珠粉呢?珍珠粉(pearl powder)富含鈣質(即碳酸鈣)與多總類的胺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對於身體的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喜獲麟兒,原來事件可喜可賀之事,但,新手爸媽知道嗎?寶寶出生時健康狀況良好,不表示沒有先天性疾病。一名男嬰出生後在醫院觀察3天,初步檢查皆顯示正常,因此就跟媽媽出院返家坐月子。但一周後,媽媽發現嬰兒呼吸急促且困難,旋即送醫。收治病例的童綜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執行長黃碧桃醫...

閱讀詳情 »

神馬?橘子外面的白色橘絡竟然比橘子價值還高!!以前都是直接丟進垃圾箱的啊~~讓好豆君好好反省一下.........身邊竟然有這麼多「垃圾邊角料」被我們直接丟棄,現在在發現全部都是好東西啊!趕快來看看,真是心痛不已啊~~一、茄子皮很多人吃茄子喜歡把皮去掉,它的價值就在皮里面,茄子皮里面含有B族維生素...

閱讀詳情 »

  釋、道、醫三家有個共同的秘訣:要叫人不死、腸中須無屎。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佛道醫三家教人過午不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衰老、防止疾病從而保持「不死」的常用方法。     現代醫學告訴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