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抗憂鬱藥這樣吃不安全! 一類藥碰到乳酪、培根、優格恐出人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有憂鬱症的人不少,一到了冬天,由於日照減少,加上溼冷、灰濛濛的天空等因素,往往是發病的高峰,藥物控制格外重要,但你知道嗎?如果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藥害救濟基金會今(20)日就特別發出提醒,尤其是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建議避開富含酪胺酸的食物,像起士乳酪、香腸培根、優格等,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危象,讓血壓飆升到極高狀態。

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今年冬天對憂鬱症患者是一大挑戰,因為最新研究發現,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2020年憂鬰和焦慮人數悄悄上升,導致全球5千3百萬人罹患憂鬱症,7千6百萬人焦慮不安。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憂鬱症是一種會影響情緒、思考、行為及活動力等的疾病,低落的情緒會持續表現,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症狀包括: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疲倦等,現階段仍未確切了解憂鬱症的成因,普遍認為與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太低有關。

一般而言,輕微憂鬱症,可以採用非藥物治療,如心理治療,幫助病人用正向眼光看待事物,即便諮商結束,效益還會持續。可若影響到工作、生活、課業表現,心理諮商合併藥物治療,被認為是最佳的組合。

藥害救濟基金會說,在藥物治療選擇,第一代抗憂鬱藥主要是非專一性抑制神經傳導物質代謝,補充失衡不足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像是:三環抗憂鬱藥,如imipramine, doxepin;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如Moclobemide。而新一代抗憂鬱藥,就提升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來說,比較有專一性,療效佳,副作用較小,是目前治療首選,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如citalopram, escitalopram, fluoxetine, paroxetine;選擇性血清素-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s),如duloxetine, venlafaxine。

如果對於SSRI類藥物療效不佳或難以耐受,除了採用第一代抗憂鬱藥外,也可以使用非典型抗憂鬰藥:無法歸類於其他任何一類,如bupropion, mirtazipne,通常用於重度憂鬱症。血清素調節劑:作用在突觸後血清素受器,抑制血清素回收,如trazodone。

抗憂鬱藥要吃多久?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通常需要1到2周才開始見效,服藥6到12周,藥效才能完全發揮出來,如果2到4周仍未見改善,建議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調整治療計劃。且其實抗憂鬱藥並不會成癮,民眾切莫自行貿然停藥。

要注意的是,如果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尤其是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建議避開富含酪胺酸的食物,例如:經過醱酵、醃漬的加工品,包括起士乳酪、醃漬肉品(臘肉、香腸、培根)、優格、酒類、味噌等,因為酪胺酸是一種幫助人體調節血壓的胺基酸,會受單胺氧化酶調節與分解,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則會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若又攝取高酪胺酸的飲食,體內酪胺酸會快速累積,引起嚴重高血壓危象。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應與醫師或藥師確認,服用的藥物是否為單胺氧化抑制劑,如果是的話,用藥期間應避免富含酪胺酸食物、節制飲酒。且如果同時出現嚴重頭痛、噁心與嘔吐、胸痛、身體出汗、視力發生變化、心悸等數種症狀,有可能是高血壓危象,應儘速就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孩子「黏」著螢幕時間長! 研究曝父母的壓力竟是原因

疫情後全民瘋健身 運動前後怎補蛋白質?懶人吃法一次搞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些用於改善記憶力和增強腦力的補品中含有極高水準的未經批准的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吡拉西坦的未經批准藥物會潛伏在增強大腦機能的補品中(這種藥物也被稱為「促智藥」)。根據11月2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吡拉西坦雖然在歐洲已被批准為處方藥,但目前並未在...

閱讀詳情 »

▲台大醫師曝光內部「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作業程序」。(照/台大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日前赴外交部抗議,立委陳玉珍右手遭門夾傷,事後被送進台大醫院急診室「重症區」,意外引爆外界作秀演很大、特權喬床等質疑,國內匿名醫師論壇上就有醫師曝光台大醫院「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

閱讀詳情 »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打雖遇上假日,但老幼打氣旺。(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全球供貨大遲到,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被排在第二階段12月8日才開放接種,儘管開打日遇上假日,但疾管署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老幼開打首日仍打掉約8.1萬劑疫苗...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擁有好睡眠,可得先有好心情!董氏基金會今(9)日引用國外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研究發現,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專家也提醒,其實樂觀是可以練習的,有助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態。 這一項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