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抗生素非消炎藥 使用前應建立正確認知

  一般俗稱的消炎藥不是1種特定藥物,很多藥物都可能被歸類是「消炎藥」,而最常被當作消炎藥的包括:抗生素、類固醇及止痛藥。抗生素是藉由殺死細菌來減輕感染部位的發炎反應,但對其他的發炎狀況並沒有效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師余芝瑤指出,發炎狀況不單只有細菌性感染才會引起,但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感染細菌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感冒多半是病毒引起,跟細菌感染無關,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台灣抗生素抗藥性極高,為讓民眾了解抗生素非消炎藥,余芝瑤提醒,民眾務必正確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細菌產生抗藥性。對此,余芝瑤提出3不原則:

(一)不自行購買

  使用抗生素需經由醫師評估病情,而後開立處方。

(二)不主動要求

  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不要認為抗生素多食無害,看診時不可主動向醫生要求「加一點抗生素」。

(三)不隨便停藥

  使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療程,即使病情好轉,還是必須服用完整個療程,避免產生抗藥性細菌,等確實治癒感染情況後才可停藥。

  余芝瑤建議,在服用抗生素時,如果皮膚出現紅疹、搔癢或是嚴重噁心嘔吐、腹瀉,應立即停藥,並回診告知醫師;服藥時應與開水一併服用,不可配著果汁或其他飲品,以免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此外,如果忘記服藥,可馬上補服,然後依照下次的指定時間,服用正常劑量;如果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就不用再補吃,僅依平時服用的正常劑量即可。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了年紀,銀髮族最怕營養不均衡,害得肌少症、衰弱症通通找上門了,專家建議,除了三餐均衡攝食之外,年長者更要記得「每天早晚1杯奶、3餐優蛋白」口訣,以達到足夠且均衡的蛋白質攝取量,有助改善身體衰弱或肌無力的現象。 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

閱讀詳情 »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時多少都會感到經痛或不適。其實,生理期的不舒適也是身體的小小警訊,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建議可從飲食、運動、作息慢慢調整,讓身體恢復平衡狀態,就能改善經痛問題!  生理期間的種種不適很容易讓人覺得煩躁不已,陳至奐醫師提醒,其實透過食補、運動、保暖等方式就可以幫助身體調理經期狀況,經期順了...

閱讀詳情 »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深山發生意外,多虧台灣醫師即刻救援!一名72歲的老農,住在大埔茄苳村東南部深山,日前獨自在香蕉園工作時,突然被一頭剛掙脫陷阱、受傷發狂的60公斤母山豬攻擊,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浴血奮戰整整約20分鐘才脫困,自行開小貨車就醫,還好有駐守大埔醫...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都有經驗,發現口腔或是嘴唇上出現了一顆小腫塊,像是水泡狀一樣,摸起來不痛不癢,但說話或是吞嚥時常有影響,甚至影響外觀,其實這個腫塊可能就是黏液囊腫(mucocele)。醫師提醒,除了外傷,睡覺喜歡咬下嘴唇、愛抿嘴的人,都可能造成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