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抗黴大作戰!男性當心灰指甲、女性防念珠菌感染

從4月下旬到5月底的梅雨季,是黴菌肆虐最猖狂之時,不僅易造成灰指甲、香港腳等皮膚病,若免疫力不佳,還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啟動抗黴大作戰,該如何著手?

 抗黴大作戰!男性當心灰指甲 女性防念珠菌感染

梅雨季溼答答 啟動抗黴大作戰

男性當心灰指甲、女性防念珠菌感染

撰文 / 任中龍 / 今周刊   904期

台灣的氣候原本就是潮溼悶熱,特別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之間,更是台灣「相對溼度」最高的時間。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這段時間相對溼度平均高達七○%以上,氣溫也開始慢慢升高,又悶又熱正好就是最適合黴菌孳生的氣候。

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胡倩婷解釋,黴菌喜歡溫暖與潮溼的天氣,特別是梅雨季的溫度與溼度,剛好都符合這項條件,如果再加上黴菌從皮膚組織上獲得了足夠營養,黴菌感染就會成為門診中最常見的皮膚病。

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調查,五成民眾因為足部皮膚疾病前往皮膚科求診,其中有七成是黴菌感染;而黴菌感染者中,有一半罹患灰指甲,三分之一是香港腳。令人擔心的是,竟有超過六成民眾不知道黴菌感染會相互傳染。

胡倩婷指出,香港腳與灰指甲都是因為黴菌感染所造成,只是侵襲部位不一樣。感染到黴菌的指甲,會從指甲兩端發黃變大,最後導致指甲與皮膚分離,就是典型的「灰指甲」;如果黴菌進一步侵犯到角質層,開始產生脫屑等現象,就是所謂的「香港腳」。

「腳底是人體角質最厚的地方,也最容易被寄生。」胡倩婷說,如果發現足趾間有脫屑、水泡產生,並伴隨著局部癢痛感,就是明顯的香港腳病徵。除此之外,腋下、鼠蹊部、皮膚皺摺處等,也是黴菌感染好發的部位。

女性雨季易感染念珠菌

雖然香港腳與灰指甲較好發於男性,但女性也有容易出現黴菌感染的疾病——念珠菌感染。它與香港腳感染的皮癬菌不同,而是以念珠菌為主要感染原。

胡倩婷表示,念珠菌原本就常見於皮膚、消化道內與肛門口附近,如果增生過多就會造成感染,特別是會陰部若出現搔癢或陰道分泌物增加,就是典型念珠菌病徵;尤其是一些正在服用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更會增加感染風險。

胡倩婷提醒,容易感染者不建議使用衛生棉條,並避免穿著過緊的衣褲,最好選擇吸溼排汗的內衣褲,並盡量保持乾燥,才能避免念珠菌增生。

雖然黴菌感染看似普遍,且症狀時好時壞,因此就醫者還是少數,但可千萬別小看黴菌的攻擊,有感染科醫師發現,罹患糖尿病患者因為抵抗力變弱,讓黴菌從腳趾微小的隙縫侵入,結果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形成敗血症。

中心綜合醫院雷射美容中心主任劉紹毅分析,黴菌感染主要與衛生習慣有關,例如沒有每天換洗襪子、隨便清洗易感染部位等,他建議黴菌感染者一定要先修正自己的清潔習慣,特別是香港腳患者,千萬別在家裡光腳走路,也不要與他人共用鞋子,以免將黴菌傳染給其他家人。

塗藥二至四周才能根除

劉紹毅說,很多人一開始會先使用藥膏塗抹,但市售藥膏大多數都是三合一成分(如抗生素、類固醇、抗黴菌),大多初期塗抹有用,若超過一周沒有效果,就該暫停 使用,因為對抗黴菌還是要以專用抗黴菌成分才會有效果;如果拖過了兩周治療黃金期,就可能必須使用更強效的口服抗黴菌藥物才能壓下來。

劉紹毅提醒,黴菌感染治療是長期抗戰工作,一般抗黴菌藥膏治療至少需要兩周,很多人以為症狀改善了就停止塗抹,其實只是完成第一階段,最好持續塗抹藥物二到四周,才能完全根除黴菌感染。完成療程後,也一定要注重個人衛生,才能避免黴菌再度上身。

免疫功能障礙者(如糖尿病),由於免疫功能較弱無法抵抗黴菌,更是感染的高危險群,這些人更要特別注意皮膚的保護,特別是患者的足部,最好養成每天檢查的好習慣,維持皮膚的完整性才能阻止黴菌入侵。

抗黴終極一招:相對溼度50%

對抗黴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溼度」,環境越潮溼,越容易孳生黴菌,建議要把溼度維持在50%左右,而這個「50%」,指的就是相對溼度。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相對溼度的定義是在同一個溫度下,空氣中實際水蒸氣含量與空氣中最高水蒸氣含量的百分比。例如溼度80%,代表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已經達到最高含量的八成,這個時候曬衣服,會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晾乾。

不過,溼度並不是越低越好,如果低於50%以下時,人體的鼻子與皮膚就會開始感覺乾癢,甚至容易產生靜電。若要使用除溼機輔助,最好選擇能設定與偵測相對溼度,同時具有「高效率排放空氣」(HEPA)濾網的機種,才能有助於控制溼度與促進空氣品質。

想看更多《今周刊》精采文章,快點下方連結!!

預約財富,三期《今周刊》免費試閱,詳情請按此

抗黴大作戰!男性當心灰指甲 女性防念珠菌感染

立即免費索取三期《今周刊》紙本雜誌!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癌症病友發燒可能是身體免疫力下降受到感染所引起,可別因一時輕忽而延誤治療,當心併發更嚴重的後果。 一般民眾平時小發燒不要緊,但癌症病友可要特別留意,因抗癌過程辛苦,身體難免較虛弱,醫師提醒,癌症病友的身體處在特殊情況,所以可能外表看起來只是小發燒,但其實身體已經嚴重感染了,建議如果體溫比平常高1度以...

閱讀詳情 »

藥物放在冰箱才不會壞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許馨丰指出,不少上了年紀的慢性病患認為冰箱是萬能的,可以讓食物保鮮,也可以存放藥物,但大部分藥物都不可以放在冰箱裡,否則容易受潮變質。 許馨丰表示,不少人有存藥習慣,例如,感冒就醫領藥,用藥1、2天,自覺痊癒了,就不中斷用藥,將藥物存下來,...

閱讀詳情 »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民國107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8萬人,由於年節期間失智者走失意外頻傳,未來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走失案件也隨之上升,呼籲民眾加入友善天使的行列,主動關懷社區中失智者。 賴德仁認為,走失事件頻傳是失智人口增加過程可預期的現象。但因方向感、判斷力等障礙,加上欠缺問題解決能...

閱讀詳情 »

肺癌近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死亡率更同時高居台灣及美國癌症之冠。看準國立陽明大學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研究量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選擇榮陽團隊作為合作對象,第1次在台灣成立跨國實驗室,針對肺癌展開為期5年的合作計畫,將探討亞洲與西方人癌症基因的差異,以發展精準的治療方法。 肺腺癌為台美病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