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抽菸一口黃黑牙 男狂用「美白牙粉」竟嚴重磨損琺瑯質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牙齒美白擅自跳過牙醫師診斷這一關,當心得不償失!一名男子因長期抽菸,抽出一口的黃黑牙,自覺不美觀便購買坊間的田想「美白牙齒」,沒想到牙粉顆粒過粗,長期使用下來,反而造成牙齒極度敏感,一喝冰水或吃酸吃甜就牙齒痠麻、甚至疼痛,求助牙醫師時,只見牙齒的琺瑯質已遭嚴重磨損。

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副秘書長賴柏超表示,該名男子就診時,不僅琺瑯質出現嚴重磨損的情形,且牙齒表面也變得更加粗糙不平,更容易沾染色素,只能盡量修復。

近年來坊間美齒產品琳瑯滿目,但牙醫師臨床經驗發現,不少人在不了解自己牙齒的健康狀態以及牙齒變色的原因之下,貿然使用美白產品,輕者效果不佳浪費金錢,嚴重者甚至傷害牙齒。

賴柏超指出,牙齒變色的原因,可來自於牙齒本身(內部)或牙齒表面(外部)的染色,又可歸納成「日常飲食習慣」、「疾病或治療影響」以及「生長過程的影響」等3大原因,對應的美白解方也有差異。

一般而言,個人日常飲食習慣造成的牙齒染色,最容易產生,例如:咖啡、紅酒、茶、咖哩等飲料或食物長期與牙齒接觸,導致牙齒外部染色;平時習慣抽菸、吃檳榔的民眾,也更容易導致牙齒沾染色素而變黑、變紅。

賴柏超表示,此外,如果曾因蛀牙進行填補,治療所使用的複合樹脂,也會因為吸收這些色素加速變色,視覺上也會產生牙齒變色的感覺,看起來就更黃。而這種牙齒染色,其實就是牙齒表面貼附了一層外來物,在家可使用電動牙刷清潔:以機械快速來回震動的刷毛,即有輕微的潔白效果。

至於疾病或治療引發的牙齒變色,除牙菌斑累積造成牙齒泛黃,常見的還有蛀牙或是牙髓神經壞死導致牙齒變色,以及跌倒後牙齒碰撞,牙髓腔發生血管破裂出血讓牙齒顏色逐漸暗沈;還有人是先天結構異常,牙齒明顯顏色異常。

賴柏超提醒,市面上的牙齒美白,大致可分為:噴砂美白、診間美白以及居家美白,簡單區分就是採物理性方法將色斑去除,或是採化學形式與色斑分子作用消除,而達到美白的效果。但要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光靠牙齒美白是不夠的,個人平時的牙齒徹底清潔與定期檢查保健,才能延長牙齒美白後的治療效果。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只要「一滴血、一滴口水」! 出生7日內能精準篩檢聽損兒

台大醫院用心室輔助器「撐」心臟衰竭 增換心機會、最久者撐7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確診數趨緩,全國降至二級警戒,也傳出台北市規劃最快在9月讓八大行業復業。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5)日表示,「目前新北市還沒有這些規劃」,他認為最主要還是要能落實防疫,會視疫情狀況,滾動式檢討。侯友宜今日視察國家電影中心完工暨交棒感恩活動,媒體詢問警戒降至二級後北市府規畫要讓八大行業復工,最快9...

閱讀詳情 »

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日向法院聲請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EUA)處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今日表示,看不出EUA有什麼重大瑕疵,且要取消授權是非常嚴重的事,莫德納和BNT疫苗可能導致心肌炎也只是列為注意事項而已,沒有立場取消E...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疫情警戒以來本土個案最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本土個案單日6例寫下自5月中旬本土爆發疫情以來的最低紀錄,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本土確診個案今(5)日出現5月中旬爆發大規模疫情、疫情警戒以來的最低點,僅新增6例,外界關注,在疫情明顯趨緩之下,預計實施到8月9日的全國二級警戒有沒有可能降級?或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明確表態,8月10日以後沒有升降級的準備,「僅再微幅的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