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拒絕無效醫療 「醫病五溝通」減少折磨

拒絕無效醫療 「醫病五溝通」減少折磨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依據健保最新統計,102年每100位死前曾住院者,有32位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29萬元 。但這種末期維生醫療,究竟是延長病人壽命,還是徒增瀕死前的「痛苦餘命」呢?

依據醫改會「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顯示,1099位填答者中,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另有近一成不知道怎麼辦而選擇讓醫師決定。對照之前「九成重症醫師認為無效醫療是家屬不放手」的調查,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認為,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徬徨無助的病家不了解該什麼時候放手、怎麼放手。

劉梅君並說,依據多位病家分享的經驗,發現對於高齡重症末期病人採取積極治療,反而增加併發症等醫糾傷害之風險。若能減少無效醫療,反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糾及病家的折磨。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認為,末期病家一旦聽到醫師常說的「我也不能確定,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等話語,家屬並不能意會到病人其實正在承受無效醫療,加上部分家屬仍有「不救到底=不孝」的迷思,只能接受「死亡套餐」。當最後看到病人千瘡百孔、受盡折磨時,內心無限懊悔卻為時已晚。

雖然八成六民眾寧選善終以減少折磨,但現行健保論量計酬的制度卻鼓勵醫師多提供醫療,而非提供諮詢以幫助病家抉擇何時放手。且在專業不對等下,病家並不知道怎麼問對問題。因此,醫改會推出「醫病五溝通」,幫助病患家屬問對問題,思考何時放手,有需要的民眾可撥打02-27091329電話索取,或上醫改會網站及臉書下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降低神經損傷風險,隔天即可下床行走。同節段脊椎再次手術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因為皮膚容易出油、冒痘痘,1名女大學生為此勤於去角質,除了在藥妝店購買相關產品,還上網爬文搜尋網友意見,嘗試牙膏、粗鹽、特殊布料等方式去角質,結果過度清潔之下,皮膚大受刺激,肌膚紅腫不已。 過度去角質、錯誤的方法 反而更刺激肌膚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許多人覺得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疫情嚴峻時,全國3級警戒,大人小孩宅在家,最近確診人數明顯減少,降為2級警戒,開始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出遊,皮膚科醫師提醒,兒童皮膚敏感,務必做好防曬,且應慎選防曬劑。 皮膚科醫師邱足滿表示,防曬劑標示可分為SPF及PA等2大類,分別是防止來自紫外線中的UVB和UVA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從1980年代開始,雷射便被應用於近視的矯正。眼睛的水晶體與角膜都具有屈光度,能幫助影像清楚聚焦於視網膜,近視雷射手術便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 為了改變角膜之弧度,早期是利用準分子雷射來進行的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