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拒絕無效醫療 「醫病五溝通」減少折磨

拒絕無效醫療 「醫病五溝通」減少折磨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依據健保最新統計,102年每100位死前曾住院者,有32位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29萬元 。但這種末期維生醫療,究竟是延長病人壽命,還是徒增瀕死前的「痛苦餘命」呢?

依據醫改會「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顯示,1099位填答者中,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另有近一成不知道怎麼辦而選擇讓醫師決定。對照之前「九成重症醫師認為無效醫療是家屬不放手」的調查,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認為,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徬徨無助的病家不了解該什麼時候放手、怎麼放手。

劉梅君並說,依據多位病家分享的經驗,發現對於高齡重症末期病人採取積極治療,反而增加併發症等醫糾傷害之風險。若能減少無效醫療,反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糾及病家的折磨。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認為,末期病家一旦聽到醫師常說的「我也不能確定,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等話語,家屬並不能意會到病人其實正在承受無效醫療,加上部分家屬仍有「不救到底=不孝」的迷思,只能接受「死亡套餐」。當最後看到病人千瘡百孔、受盡折磨時,內心無限懊悔卻為時已晚。

雖然八成六民眾寧選善終以減少折磨,但現行健保論量計酬的制度卻鼓勵醫師多提供醫療,而非提供諮詢以幫助病家抉擇何時放手。且在專業不對等下,病家並不知道怎麼問對問題。因此,醫改會推出「醫病五溝通」,幫助病患家屬問對問題,思考何時放手,有需要的民眾可撥打02-27091329電話索取,或上醫改會網站及臉書下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2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發布,再新增1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患,7月31日入境台灣時採撿,當下沒有異常症狀,但次(1)日出現發燒,衛生單位協助就醫,今日確診,接觸者正在匡列中,指揮中心未公布數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475例新冠肺炎病患,是1名20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比利時來台工程師,在台灣確診新冠肺炎,感染地受到各界關注,如果在比利時就已感染,恐怕已成社區疫情隱憂,假使在台灣受到感染,證實台灣已有不明感染源,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個案在3月入境台灣前已經有疑似症狀,台灣310名接觸者中,109位採撿病毒呈現陰性。 3月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7歲陳小姐,因為喉嚨痛前往診所看診,卻遲遲沒有改善,後來輾轉到臺中榮總看診,確診為扁桃腺癌合併頸部淋巴腺轉移第四期,當下陳小姐一滴眼淚都沒流,連遺囑都寫好,所幸配合醫師接受達文西手術切除扁桃腺癌後,治療過程十分順利,她開始慢慢走出來,和朋友到處出遊、去跳舞等,陳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養生、運動風氣盛行,更有不少長輩為了健康而提高運動頻率並調整飲食習慣,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運動及飲食觀念,反而可能因此陷入「肌少症」危機,增加老年失能的風險!台灣65歲以上國人肌少症盛行率高達7-10%,但從2019年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對六都民眾的最新調查發現,有聽過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