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倒刺一般長在指甲旁邊。碰到會痛,造成不便。撕拉倒刺時,還會讓周圍的皮膚受傷,甚至會引發流血,導致手部感染。大多出現在秋冬季節。手上有倒刺時,不要老是急著將它拔掉。因為倒刺與肌肉是連在一起的,用手或其他工具撕拉倒刺時,不僅疼痛,還會讓周圍的皮膚受傷,甚至會引發流血,導致手部感染。

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指甲倒刺是怎麼回事?指甲倒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肌膚太乾燥,角質層有裂紋所致,如果很久了仍不癒合,那就是缺乏維生素。可能為多種維生素,較多為維生素C。

(底下這張圖太經典,相信許多人都有過...)

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指甲倒刺怎麼治療?指甲倒刺怎麼辦?

  正確的方法是用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等指甲及周圍的皮膚變得柔軟後,再用小剪刀將其剪掉,然後抹護手霜。或是用含維生素E的營養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關節,也可去除倒刺及軟化粗皮

  1.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接觸各類刺激物,比如洗衣粉,洗潔精。不得以非要接觸的話可以戴上手套進行保護。

  2.若指甲小皮已萎縮或消失,可用30°左右的溫水每天泡15分鐘。但一定要在泡完後把雙手擦乾,因為在乾燥的情況下,細菌不容易生長,這樣可以減少感染機會。

  3.一定要選擇不含丙酮的指甲油,不要貪圖便宜隨便在小攤上購買廉價的指甲護理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會對你的指甲及周圍皮膚造成傷害,長期使用還有可能得上灰指甲。所以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戀讓自己後悔哦!

  4.指甲根部的”倒刺“最大的敵人就是乾燥,所以在每晚睡覺前可選用含有豐富維生素E, 和植物性油脂的護理油進行簡短的按摩保養,這樣可以使指甲根部得到營養而按摩可以使油份更好的吸收,並促進血液循環。

  5.補充維生素,一般為維生素C或B,也可多種一起補充。

  做到以上幾點不僅可以遠離“倒刺”的騷擾,更可以讓指甲呈現健康的的狀態。

中國有一案例:

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另有中國媒體指出:

  “別小看倒刺,處理不好就會發炎,最壞的還可能導致截肢。”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吳一菲說,倒刺是一個常見的甲週皮膚問題。角質層是皮膚最表層的一層薄薄的“死皮”,是皮膚的第一道屏障。角質層表面有一層皮脂,是皮膚的天然保濕劑。通常環境乾燥、經常摩擦和缺乏維生素,都會使角質失去水分和油脂,從而產生倒刺。

  如果撕倒刺時撕得過深,造成皮膚缺損和出血,就會容易被細菌感染。輕者會出現甲周炎、甲溝炎、甲週膿腫,如果細菌感染到骨頭就可能會出現骨髓炎,最嚴重的是引發敗血症,可能會導致截肢。

 拔指甲倒刺 竟然截肢!

補充-從指甲看健康:

1、指甲上的白點

原因:損壞指甲或缺鋅。

解決方案:你必須讓已經有的白點自然消失,在此期間,為幫助防止未來的斑點,你需要遵循健康的飲食,包括鋅豐富的食物,如杏仁、雞肉和穀物。

原因:損壞指甲或缺鋅。

解決方案:你必須讓已經有的白點自然消失,在此期間,為幫助防止未來的斑點,你需要遵循健康的飲食,包括鋅豐富的食物,如杏仁、雞肉和穀物。

2、指甲變脆的問題

原因:遺傳導致

解決方案:保持指甲處於較短狀態,使用指甲硬化劑(大多含有水解蛋白質、鈣、醋酸、樹脂或硬化成分的少量甲醛),以保護指甲分裂或抽絲。最近研究表明,每天補充2.5毫克生物素或10毫克的矽,可以幫助改善指甲變脆。杏仁、酸奶、雞蛋和西紅柿等食物都都被發現富含矽。

3、注意指甲上的隆起部位

原因:指甲上的隆起部位往往與身體衰老相關,如果你發現這類問題,說明你的身體存在問題,例如呼吸系統疾病、營養不良或者心髒病風險,通常維生素B缺乏也易導致這個問題。

解決方案:拋光、保濕以及使用填充料填充指甲的隆起部位,而你攝入的肉類、家禽、魚和牛奶等產品,其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的攝入量,能夠影響指甲的健康。

4、指甲長倒刺

原因: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和C。

解決問題:修剪倒刺,並且將其剝離你的角質層,嘗試在飲食中加入更多水果與蔬菜。

5、指甲變黃

原因:吸煙或者塗指甲油前未塗底導致的,如果以上都不是的話,黃色指甲說明肝臟有問題。

解決問題:磨光能夠改善這一症狀,但是真正擺脫黃指甲需要等到感染區全部生長出來。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烤肉裝熟」效應出現了!往年一到中秋節前後,都是國內腹瀉疫情的高峰,疾管署今(29)日發布最新監測資料顯示,近2周不但腹瀉群聚增加,且光是上周國內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就累計破11萬人次,已連續幾周呈上升趨勢,提醒民眾中秋連假烤...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昨公布3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其中最引發關注的就是案511的菲律賓籍移工,因為其是在檢疫期滿隔日採檢,結果出爐前人已經在外面趴趴走了1天半,面對外界有要求公布足跡的聲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9)日強調,由於已經掌握其...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對於無肉不歡的饕客而言,一年一度的中秋烤肉絕對是不能錯過的盛宴,但大口吃肉的同時,小心也埋下大腸癌風險!國健署今(29)日提醒,每天攝取超過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近2成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尤其,高溫燒烤的肉片或肉汁還會形成致...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補充“鋅”真的可以幫助預防Covid-19所引發的疾病嗎? 這是自從全球疫情爆發以來科學界一直關心的問題。畢竟,鋅以其抗病毒作用而聞名,而普通感冒和Covid-19都是由冠狀病毒家族所引起的。目前科學界對此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9月下旬歐洲冠狀病毒線上會議發布的一篇初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