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拔牙有風險 處理未妥口腔潛藏危機大

拔牙有風險 處理未妥口腔潛藏危機大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別以為拔牙很簡單!臺中慈濟醫院牙醫師黃心若提醒,別忽略牙齒健康,拔牙也須留意健康狀態,牙痛並非只靠拔牙就能解決,勿聽信偏方,導致惡化,以免牙疼壞了心情。

務必尋求醫師評估 切勿施以偏方造成惡化

牙齒保健不可忽視,一旦疼痛感襲來,令人難以忍受,因此定期保養牙齒極為重要,也必須透過醫師專業評估再進行治療,不可以偏方自行處理,否則後患影響大。

另外,許多人對於拔牙存有迷思,認為僅是拔除即可,事實上拔牙具有一定風險,黃心若指出,拔牙後的傷口癒合相當重要,因此至醫院診治時,應事先告知病史、服用中西藥情形等,讓牙醫師根據病情、身體狀況及雲端藥歷分析判斷,以評估是否適合拔牙,避免狀況惡化。

骨質狀況影響傷口癒合 骨鬆、化療要注意

黃心若提醒,若是正在接受骨質疏鬆、癌症骨轉移相關治療的患者是典型拔牙高風險族群,必須更加留意。他說明,由於拔牙是需要骨質重新代謝、吸收及再生的機制,因此接受口服或施打針劑的骨質疏鬆病人,以及使用「骨轉移」化療藥物治療患者,受藥物機轉影響,骨頭生成代謝會被抑制,導致拔牙傷口出血或癒合不良比率較一般人高,更需由醫師評估安全性,且勤於追蹤檢查。

抗凝血劑易致術後出血 若需停藥應從醫囑

此外,由於拔牙後傷口癒合問題與個人系統疾病相關,如心血管疾病或洗腎患者因為常服用抗凝血劑,或是肝病病人由於肝功能受損,導致凝血因子異常,較易有術後出血情形,因此牙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與疾病主治醫師討論先行停藥,患者務必遵行醫囑,切勿自行決定。

孩子換牙應加強照護 定期檢查適時診治

除了大人的牙齒健康,孩子更因為有換牙情況要密切注意,黃心若呼籲,胖上換牙狀況切勿自行拔牙,若有未拔除殘餘牙根可能導致周圍牙肉易發炎浮腫,或讓恆齒因此歪斜,潛藏口腔健康威脅。對於牙齒健康照護,建議家長平時應建立孩子固定洗牙習慣,且正值混合齒列時期,透過定期檢查留存全口 X 光片可供牙醫師參考,提前診斷牙齒生長發育問題;務必積極關心牙齒健康,發現小問題就要趕快治療處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via 一項新研究顯示:類胡蘿蔔素和雞蛋一起吃提高抗癌功效。研究人員說:“類胡蘿蔔素的豐富來源是胡蘿蔔、西紅柿和生菜,這些蔬菜和雞蛋一起吃有防抗癌功效。 類胡蘿蔔素的來源是紅色、橙色和黃色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顏色的食物有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預防癌症和心臟病。這項研究是由普渡大學印第安...

閱讀詳情 »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5年版《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6.83歲,男性為80.50歲,均刷新了歷史最高記錄。與其他國家比較,日本女性的壽命已經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男性的排名也上升了一位,排名第三。日本人成為全球最長壽人群。 日本人為什麼就全球最長壽?日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從小爸媽叮嚀,飯前、上廁所後一定要洗手;最新調查發現,竟有約5成國人吃飯前及近4成上廁所後,不會用肥皂洗手。專家提醒,洗手是最基本的衛生習慣,用餐前、如廁下務必洗手,才能避免發生腸胃道疾病。 疾管署日前針對1100位台灣地區、18歲以上民眾,進行食媒傳染病及相關防疫政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黃濁水能不能洗澡呢?近日颱風造成大台北地區自來水混濁,自來水公司添加大量氯氣消毒。皮膚科醫師表示,氯氣濃度過高會造成毛囊炎、長痘痘,建議縮短洗澡時間,可將水靜置半日,作為沖洗最後一道程序,減少皮膚過敏情形發生。 颱風蘇迪勒強風襲台,造成烏來山區崩坍,南勢溪水濁度飆高,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