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指揮中心鬆綁Ct值大於30可解隔離 Ct值代表什麼意義?

指揮中心鬆綁Ct值大於30可解隔離 Ct值代表什麼意義?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4月底,台灣首度出現防疫旅館員工染疫(華航諾富特確診員工案1120),4月17日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食慾不振、呼吸緩等症狀,曾3度在同診所就醫但都未通報;4月27日自行到醫院求助,診斷出肺炎立即通報收治住院,PCR檢驗陽性確診,Ct值高達21,屬於「強陽性」。最近萬華地區不少確診者Ct值為12、13,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


今年5月以來,本土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成為許多人下午2點必看的直播,許多專家提到Ct值,到底什麼是Ct值?為什麼Ct值愈高愈沒有傳染力?到了34、35,甚至可以解除隔離。


Ct值英文全名為「cycle threshold(CT)value」,中文又可稱為「循環數閥值」,這是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在實驗室中,透過病毒核酸檢測(PCR)之後所測出來的數值。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新冠病毒非常微小,僅約流感病毒的10分之1,想要監測病毒RNA的濃度,就必須透過PCR多次複製特定基因,放大觀測。


每將病毒放大1次就是1單位的Ct值,也就是2的次方倍(以Ct值18為例,就是指2的18次方)。如果確診者體內病毒RNA濃度很高,進行PCR檢測時,只要複製幾次就能觀測到病毒,此時Ct值數值相對較低,顯示傳染力較高。


相較之下,許多確診者感染時間較久,體內病毒濃度相當低,在做PCR檢測時,就必須重複複製好多次,才能觀測到病毒RNA濃度,這個時候Ct值數值就較高了,卻也代表傳染力低。


一般來說,確診者出現症狀時,Ct值較低,顯示剛被傳染,體內病毒濃度較高。在染疫14至20天後,Ct值逐漸變高,如果到了30以上,傳染力相當低。


指揮中心持續修正解除隔離的Ct值標準,最初期標準為採取3次採檢陰性,始能解除隔離;第2次修正改為2次採檢陰性。今年1月則規定,只要Ct值大於34,就符合解除隔離的規範,目的在於讓患者盡快出院。


今年1月標準「如果患者發病10天以上,且症狀緩解至少3天者,加上2採陰性、或1採陰加上1採Ct值34以上或2次採檢Ct值需34以上,即可解除隔離。」


近半個月來,本土疫情嚴重,指揮中心又鬆綁了解除隔離標準,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之前採檢確診Ct值,訂定大於等於34,「訂的有些保守」,一般來說,Ct值大於28以上,就培養不出病毒。


由於近日疫情嚴峻、本土個案多,病房需求較多,張上淳說,不應該再將較無感染疑慮病人留在醫院,Ct值大於30相對安全,這類患者可以出院,回到社區自主健康管理1週即可。


更多NOW健康報導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救救偏鄉肝苦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宣布,將結合全台偏鄉的21家7-ELEVEN門市,透過門市於當地推動免費肝病篩檢服務,並針對55歲以上長者增加提供膽固醇、腎功能、血液檢查等12項基礎健檢項目。並邀請藝人陶喆擔任代言人拍攝公益廣告,希望民眾發揮愛心,幫助偏鄉肝苦人。國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小寒是一名長相清秀的大學生,暑假時因一時好奇,參加網路上發起的轟趴後,隨興和網友發生一夜情,沒想到開學時身體出現發熱、嗜睡、肌肉和關節疼痛、胃腸炎、淋巴結腫大、神經性頭痛、皮疹及腹瀉等愛滋病毒急性感染期初期常見症狀,進一步到醫院作愛滋病匿名篩檢後,證實罹患愛滋病。根據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外出,除了皮膚要做好防曬外,更要做好眼睛的防曬!夏日炎炎、艷陽高照,紫外線指數也節節升高,眼科醫師提醒,紫外線會加速眼睛老化,造成白內障提早報到,外出時最好配戴有寬邊的帽子,以及能阻絕紫外光的的太陽眼鏡,才能保護眼睛不受傷害。大安双眼明眼科院長王孟祺指出,紫外線依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2歲的林小姐,最近因賀爾蒙失調引發青春痘問題,到醫院就診,醫師開了痘痘藥,但她服用數天後,痘痘的問題仍不見好轉。林小姐趕緊回診找醫師求救,經醫師詢問發現,原來她自行服用胃藥,導致藥物交互作用,造成治療痘痘藥的療效降低。收治患者的國泰醫院藥劑科藥師蔡蕙君指出,該病患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