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病毒(Covid-19) 已知可能會影響男性排尿及勃起功能

新冠病毒(Covid-19) 已知可能會影響男性排尿及勃起功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病毒 (COVID-19) 在2019年底開始至今2021年中仍在全球各地廣泛的流行,近日台灣的疫情也趨向緊張。而新冠病毒對肺部的影響是眾所皆知的,那對於其他的器官是否有所影響呢?

研究:新冠病毒可能影響勃起功能

在2021年5月國際期刊World J Men’s Health. 發表由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學院(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 拉馬薩米(Ranjith Ramasamy) 副教授主導完成的研究。這份報告主要研究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會造成肺臟與腎臟以外的器官系統,出現「內皮細胞功能異常」(endothelial dysfunction)的狀況。所謂的「內皮細胞功能異常」會導致血管出現收縮收窄,最終引發不同的血管問題。

根據這篇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會持續寄宿存在於男性生殖器陰莖海綿體的組織內,因此可能會對陰莖海綿體的血管及海綿體的內皮細胞組織產生傷害,而影響到勃起功能。這研究是針對四位因為嚴重的勃起功能障礙需要進行人工陰莖的患者,開刀後就其海綿體組織進行研究。其中有兩位患者在手術前半年曾經被確診是新冠肺炎,但目前已經症狀痊癒。另外兩位是未曾有新冠病毒感染史。研究報告發現在這兩位曾經確診新冠病毒病患的陰莖海綿體組織內,可以發現到有新冠病毒存留在陰莖海綿體組織內皮細胞裡面。因為根據其他的研究知道新冠病毒會造成內皮細胞的傷害,所以可以合理推測這些病毒對男性陰莖的海綿體組織可能造成傷害,而影響到勃起功能。當然這個發現還需要再作進一步大規模的研究來確定。

新冠肺炎 有類似護腺肥大所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

另外近來有許多文章(如Int J Clin Pract. 2021;75:e14110由土耳其醫師發表 ) 提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男性患者,可能會出現類似攝護腺肥大所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例如排尿不順、疼痛、頻尿、急尿..等。尤其在年紀大於50歲的男性患者更明顯。但造成的真正原因,目前尚未清楚還需等未來的大規模的研究才會知道。

如果男性朋友在以前沒有下泌尿道的症狀,最近突然產生或是近來下泌尿道的症狀變為比較嚴重,又合併有其他的感冒症狀,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初期徵兆。

(文章授權提供/幸福醫師莊豐賓醫師)


幸福醫師莊豐賓醫師

履歷

 最高學歷:東吳大學法律在職專業碩士班101學年畢業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87期,83年班畢業

 最高教職: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民國101年2月~)

 現職:國防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民國101年3月~迄今)

 醫學中心資歷:民國85年8月1日-民國101年2月(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泌尿外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及主治醫師)

 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資歷:民國90年8月1日-民國101年2月(三軍總醫院)

 國外進修資歷:美國克里夫蘭醫院臨床研究員

 國內進修資歷:醫藥品查驗中心臨床研究員

重要資歷

 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三軍總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執行秘書曁委員

 三軍總醫院器官移植委員會執行秘書

 台灣外科醫學會醫療諮詢委員會總幹事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健保曁民眾醫療諮詢委員會委員

 台灣男性醫學會學術曁教育委員會、會訊編輯委員會委員

 衛生署人體試驗/研究倫理審查會訪視計畫訪視及評鑑委員

 FERCAP 國際評鑑人體試驗研究倫理審查國內評鑑委員

新冠病毒(Covid-19) 已知可能會影響男性排尿及勃起功能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52歲的林小姐被公司外派至美國,因工作壓力長期經期不順,時常出現下腹痛,起初僅以為是巧克力囊腫,直到3年前才確診為卵巢癌,經過一連串治療後仍復發且多處轉移,醫師建議她回台灣和親友道別,間接宣判了死刑。回台後她不放棄,積極與醫師討論,利用精準治療於今年5月成功戰勝癌症。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27歲年輕病友黃佩瑜,曾經在23歲時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四肢和腹部常有莫名的瘀青,並伴隨臉色蒼白,起初誤以為只是工作太累及感冒,直到症狀持續一個月未改善時,經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嚇到直接昏厥,雖然經多次化療改善後又不幸復發,一度氣餒到想提前舉辦告別式,所幸新型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病原因通常是遺傳或基因突變,當脊髓裡面的運動神經元功能喪失,甚至萎縮壞死,患者會慢慢出現肌肉無力跟萎縮的症狀。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翁妏謹醫師表示,當小朋友開始肌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年度流感季節,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超過預期,已超過500萬劑,但幼兒接種率卻偏低,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兒至少接種1劑接種率為41.8%,與目標55.5%還有一段距離,兒科醫師提醒,5歲以下幼兒為流感重症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家長務必儘速陪同小孩完成接種。 小兒專科醫師陳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