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挑宵夜當心!每天睡前「嗑蛋糕」倒頭就睡 他放鬆心情不成險要命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前「吃甜甜」想讓心情能放鬆,反而害了心臟!一名76歲男子,平日三餐定時、吃得也清淡,更有日行5千步的好習慣,唯一戒不掉的,每天喜歡在睡前吃蛋糕,且吃完馬上入睡,長達20年不改,結果導致BMI偏高達到30,最後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醫師警告,睡前宵夜愛吃太甜、太油都是跟自己過不去。

原來男子儘管有遺傳性3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控制,沒想到卻因為貪嘴嗜好破功,接受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塗藥支架並用藥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樓梯仍會喘,「頑固性心絞痛」的不適症狀沒完全根治,長居美國的他今年因疫情回到台灣,接續進行心臟震波治療才覺得改善良多。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表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該名男子就是從年輕開始埋下禍根,每晚睡前嗜吃蛋糕的他,血糖、膽固醇一路破表,更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嚴重者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進一步會心臟衰竭。

宵夜不是不能吃,但得吃得聰明!陳玠宇表示,臨床觀察不少台灣民眾愛在睡前吃甜食,甚至鹽酥雞、雞排、薯條等,吃的太甜、太油之下,心血管問題自然隨之而來。他建議,宵夜應以清淡為主,例如牛奶、麥片等,但若有胃食道逆流問題者則不適合在睡前再進食。

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但全世界文獻統計,仍約有1成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美國研究統計指出,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為3到21%,冠狀動脈血管事件風險為11到69%,常成為治療上的棘手難題。

陳玠宇說,近十幾年發展的心臟震波治療,已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身上,有助心臟的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不過,目前全台灣僅少數醫學中心提供此類治療模式,但健保不給付,病人需自費。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氣溫急速轉涼!自救3招 多帶「一條小圍巾」能保氣喘不發作

睡不著?睡不好? 恐體內「2大荷爾蒙」失控擾你清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一項新研究顯示,一些用於改善記憶力和增強腦力的補品中含有極高水準的未經批准的藥物。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吡拉西坦的未經批准藥物會潛伏在增強大腦機能的補品中(這種藥物也被稱為「促智藥」)。根據11月2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吡拉西坦雖然在歐洲已被批准為處方藥,但目前並未在...

閱讀詳情 »

▲台大醫師曝光內部「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作業程序」。(照/台大醫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日前赴外交部抗議,立委陳玉珍右手遭門夾傷,事後被送進台大醫院急診室「重症區」,意外引爆外界作秀演很大、特權喬床等質疑,國內匿名醫師論壇上就有醫師曝光台大醫院「立法委員就醫或請託關照...

閱讀詳情 »

▲公費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打雖遇上假日,但老幼打氣旺。(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全球供貨大遲到,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被排在第二階段12月8日才開放接種,儘管開打日遇上假日,但疾管署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老幼開打首日仍打掉約8.1萬劑疫苗...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擁有好睡眠,可得先有好心情!董氏基金會今(9)日引用國外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研究發現,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專家也提醒,其實樂觀是可以練習的,有助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態。 這一項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