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掉髮困擾著許多人,怎麼判斷掉髮是否算過多?

掉髮困擾著許多人,怎麼判斷掉髮是否算過多? 

 

     在人們的印象中,人只有到了一定年紀才會脫髮,然而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早早就有了脫髮的跡象。根據有關數據,目前我國大約有2億脫髮人群,這其中男性脫髮患者又佔據了絕大部分,達到總人數的80%以上。脫髮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人的形象,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中國脫髮人群每年都呈現出大量增長的趨勢,繼肥胖、乙肝等傳統病症之後,脫髮問題也開始成為社會性的話題。

    每天掉多少根頭髮算正常?

    一位剛剛25歲的小夥子,他說,現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看到枕頭上的落髮、每次洗頭後看到掉下來的頭髮心裡都直髮慌,眼見頭頂上的頭髮越來越稀,髮際線越來越後移,不知道這種情況是不是病態。皮膚科主任李敬波介紹,近年來因脫髮問題求診的患者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求醫者最關心的問題是每天都發現有頭髮脫落是不是不正常。

    簡單的檢測方法是早上睡醒後,看枕頭上掉落的頭髮有多少根,再乘以3就是一天的掉髮量,通常一天掉髮70~100根算正常。另外,洗頭髮時如果掉髮量在50根以內也算正常。

    另一種估算掉髮量的方式,就是拿梳子從額頭梳到後腦勺,梳60秒後觀察掉髮量,如果為10根左右是正常的,超出太多則要趕緊就醫。李敬波表示,頭髮的數量、性狀與遺傳、健康、藥物使用、激素水平等有關,正常人每天都會有一定數量的脫髮,但同時也會有等量毛髮的再生。若脫髮情況比平常明顯加重,就要特別注意了。

    脫髮年輕化,早診斷早改善

    據李敬波介紹,脫髮有多種類型,最常見的是斑禿和脂溢性脫髮。

    斑禿是頭髮呈圓形或橢圓形的脫落。病因不明,可能與精神因素、遺傳因素、感染、中毒、內分泌失調等有關。脂溢性脫髮又稱為雄激素源性脫髮,這種脫髮男性居多,是目前青壯年最常見的脫髮類型,約有25%的男性從25歲開始雄激素源性脫髮。脂溢性脫髮者80%~90%有家族史,有遺傳因素的男性脫髮者的年齡比父輩出現脫髮年齡提前。精神因素和營養狀態等內外因素可能是導致脫髮年輕化的「催化劑」。現代快速、緊張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尤其是激烈的生存競爭環境,造成男士精神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些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通宵上網等,也是導致年輕人過早脫髮的原因。

    脂溢性脫髮從發病到禿頂是一個比較慢長的過程,一般需五到十年。但是,近年臨床觀察到本病發展已呈明顯加快的趨勢,只需要二年至五年左右的時間。脂溢性脫髮症狀為患者頭皮脂肪過量溢出,常伴有頭屑增多,頭皮油膩,瘙癢明顯。多發生於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壯年。患者一般頭髮細軟,有的還伴有頭皮脂溢性皮炎症狀。

    李敬波說,很多脂溢性脫髮者早期不願接受專業治療,結果導致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掉髮情況越來越嚴重,若年輕男性發現掉髮量由少變多、頭髮由密變疏、髮徑由粗變細,都應該及早診斷。

    ■延伸閱讀

    增髮手段多 背後風險令人擔憂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增發的方法來解決毛髮稀少的問題,常見的就是手術植髮、藥物治療和非手術增髮技術。

    手術植髮需要植髮者做好心理準備,雖說是微創,但畢竟傷及皮肉。植髮後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有些疤痕體質的人在術後是不能完全恢復的。

    術後風險如此高,還有眾多脫髮患者選擇,也實屬無奈之舉。既然手術植髮的風險這麼大,部分男士選擇了相對安全的藥物治療。李敬波介紹,至今得到國際公認的藥物治療有兩種,一個是非那雄胺,起初它是治療前列腺肥大的藥物,在試驗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它可以刺激頭髮的生長。另一個則是外塗的米諾地爾。治療高血壓的米諾地爾也是偶然發現具有治療脫髮的功效。臨床試驗的男性脫髮患者使用後,有防止脫髮和長出一些新頭髮。但是,這兩種藥物必須每天使用,一旦停止還會倒退到脫髮狀態。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非那雄胺會影響到少數服用者的性功能,而外塗的米諾地爾則會讓某些人的頭皮過敏、發炎,要實現藥物完全治療脫髮,恐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手術和藥物都不能解決「風吹毛髮現頭皮」的尷尬問題,織發、補發與生物頭皮非手術增發技術,由於越來越多地融入高科技,頭髮密度稀疏有致更加自然,透氣性改善也容易打理,給更多脫髮者帶來希望。

來源:人民網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40周年,昨(6)日舉辦會慶,今年因疫情緣故,全國藥師都動起來配合協助政府發配口罩,有效降低新冠疫情在台灣擴散,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等,都親臨現場感謝,會中頒發國家防疫貢獻獎,表揚在今年疫情口罩實名制販售中,勞苦功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連續3日出現新冠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發佈,1名我國籍40多歲男性(第493例),在機場採檢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目前確認個案在當地已有不是症狀,框列接觸者5人,目前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493例期旅居菲律賓經商,9月1日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大出血是分娩後的突發性嚴重併發症,較難於產前檢查中發現,傳統治療上,會給予子宮收縮藥物及大量輸液、輸血等,但若效果不佳,恐使產婦大量失血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等風險,這時就得緊急摘除子宮。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周延表示,目前已有子宮動脈栓塞手術可取代傳統手術,不僅減少出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