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食物未保存妥當 小心食物中毒

炎熱夏天保存食物不容易,根據衛福部歷年食物中毒統計顯示,5至10月為食品或食物中毒事件高峰期,主要因高溫潮濕環境加上多數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提供給細菌生長的養分和條件,加速細菌快入繁殖,一旦食物未保存妥當,就容易造成腐壞,甚至吃壞肚子。

烹煮好食物 勿放置室溫超過兩小時

想預防食物中毒,就得從食品和食物保存開始著手,首先應避開食物危險溫度帶,約5至60℃是細菌最適合快速生長溫度,因此應特別注意食物溫度控制,若在加熱上,建議63℃加熱30分鐘或72℃加熱15分鐘,維持食品中心溫度65℃以上,冷藏部分,則以5℃以下就能抑制病原菌生長,另外,烹煮好的食物記得應盡快食用或冷藏保存,千萬不要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即使超過4小時,食用前應充分加熱或直接丟棄較佳。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掌握食物保存時間 確保食材新鮮度

民眾也要切記食物保存時間,像是米食類應放置陰涼處,保存期限約1週至3個月,若為根莖類則應保存冰箱底層,魚、肉類則分裝後放置冷藏或冷凍;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劉珮芬指出,但若為整包生米則建議放置常溫陰涼處即可,除非像是開封過剩的蜂蜜,則應改放置冰箱冷藏,另外,也要切記乳品類冷藏5至10天就應食用完畢。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做好飲食衛生清潔 遠離食物中毒找上門

至於油脂類除了放置乾燥陰涼處,開封後建議標示開封日,將使用過的油需另外存放,確保油脂新鮮;劉珮芬營養師提醒,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冷藏時熟食和生食應分開存放,並且維持儲藏環境的乾淨,調理食物前應徹底洗手、穿戴手套及口罩,才能確保遠離食物中毒風險。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3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26歲年輕女性,洗澡洗到一半突發性劇烈頭痛,呼吸急促,左側肢體完全無力,被送進急診室。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是罹患俗稱「煙霧病」,由於右側內頸動脈狹窄阻塞,微血管代償性地在狹窄處異常叢生如一團煙霧狀,無助血流的暢通,因而導致中風,這樣的病症醫學上稱為毛毛樣腦血管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逐漸增加,老化的症狀,不只是抵抗力衰退,其他方面諸如體能、肌力、身體器官,或者是記憶力都可能因為老化而衰弱減退。尤其新冠肺炎(covid-19)襲捲全世界,更凸顯出高齡者身體保健的重要性,童綜合醫院中醫科蕭坤元醫師呼籲,老人家更應該注重身體保健,增強抵...

閱讀詳情 »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屬於簡單的肌肉收縮、放鬆運動,透過這項運動可以鍛鍊骨盆底肌肉,許多醫師也會建議產後婦女多做凱格爾運動,預防骨盆底肌肉鬆弛的問題。   妳可能想問:這樣的運動跟不是產婦的我有什麼關係?其實,人的骨盆底肌肉對人體結構有著重要關聯,在骨盆腔裡有生殖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時序接近夏天,以前能遮的肉肉要重新見人,許多愛美女生開始想方設法,進行「鏟肉大作戰」。不過減肥方式錯誤,是否會造成掉髮、便秘,甚至胸部縮水的困擾呢?許多民眾總是一知半解,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在衛福部編撰的小冊裡提及,如何突破減重瓶頸、對付減重的招數等,揪出錯誤迷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