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食物未保存妥當 小心食物中毒

炎熱夏天保存食物不容易,根據衛福部歷年食物中毒統計顯示,5至10月為食品或食物中毒事件高峰期,主要因高溫潮濕環境加上多數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提供給細菌生長的養分和條件,加速細菌快入繁殖,一旦食物未保存妥當,就容易造成腐壞,甚至吃壞肚子。

烹煮好食物 勿放置室溫超過兩小時

想預防食物中毒,就得從食品和食物保存開始著手,首先應避開食物危險溫度帶,約5至60℃是細菌最適合快速生長溫度,因此應特別注意食物溫度控制,若在加熱上,建議63℃加熱30分鐘或72℃加熱15分鐘,維持食品中心溫度65℃以上,冷藏部分,則以5℃以下就能抑制病原菌生長,另外,烹煮好的食物記得應盡快食用或冷藏保存,千萬不要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即使超過4小時,食用前應充分加熱或直接丟棄較佳。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掌握食物保存時間 確保食材新鮮度

民眾也要切記食物保存時間,像是米食類應放置陰涼處,保存期限約1週至3個月,若為根莖類則應保存冰箱底層,魚、肉類則分裝後放置冷藏或冷凍;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劉珮芬指出,但若為整包生米則建議放置常溫陰涼處即可,除非像是開封過剩的蜂蜜,則應改放置冰箱冷藏,另外,也要切記乳品類冷藏5至10天就應食用完畢。

掌握夏季食品保存撇步 遠離食物中毒

做好飲食衛生清潔 遠離食物中毒找上門

至於油脂類除了放置乾燥陰涼處,開封後建議標示開封日,將使用過的油需另外存放,確保油脂新鮮;劉珮芬營養師提醒,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冷藏時熟食和生食應分開存放,並且維持儲藏環境的乾淨,調理食物前應徹底洗手、穿戴手套及口罩,才能確保遠離食物中毒風險。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3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陳女士是乾癬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病人,因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手肘變形等症狀,經生物製劑順利抑制發炎,乾癬面積從原本超過百分之五十,縮小到百分之十以下,皮膚不再脫屑、關節炎也穩定未再變形,病情獲有效控制;但在病況穩定後,她卻自行停藥,並聽信洗澡機加精油能發揮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郭小姐,過去沒有慢性疾病史,也無固定長期服用藥物,日前卻突然感到右手不靈活,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加劇至連右腳也出現異狀,才緊急赴神經門診就醫,經檢查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且有多處陳舊的無症狀性中風,且進一步檢查也診斷出罹患患有抗磷脂症候群,才會促使郭小姐這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李女士是位年約60歲婦女,於門診接受高血壓與糖尿病治療,因肝功能指數持續異常被轉診至肝膽胰內科門診。經過檢查後發現李女士有嚴重脂肪肝合併肝硬化的情形。聽聞此結果李女士大感震驚,追問「脂肪肝不是不會怎樣嗎?我以前聽到是這樣的,為什麼還會肝硬化?」、「那接下來怎麼辦,有沒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少教育發展帳戶是全國性脫貧措施,用以協助經濟弱勢兒少脫貧自立,避免陷入貧窮世代循環。自106年6月開辦至今,已逾1萬人申請開戶,申請開戶率達47%,全國累計為弱勢兒少存下了將近3億元。臺灣的脫貧政策於民國94年具體納入社會救助法,105年發布施行《協助積極自立脫離貧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