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運動過度小心反效果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三年前,克里斯提娜上了她生平的第一堂飛輪有氧課,在室內的教室裡踩腳踏車,跟著音樂與教練的指令運動健身。但即便經常運動的克里斯提娜,還是發現一個小時的飛輪課程強度大到超過她的想像,最後她的腳疼痛不堪。

接連兩天,她的腳幾乎無法舉步,她的尿液呈現深棕色,她甚至感到噁心想吐。最後她去了醫院,被診斷得了橫紋肌溶解症,一種罕見致命的疾病,通常是因為過度運動的結果,原因在於肌肉因為過度運動,細胞開始死亡進入血液,最後堵塞腎臟及產生極度的痛苦。

運動過度小心反效果

科學家開始研究克莉絲緹娜的故事。發現不僅她,許多人跟她一樣都有類似運動過度的經驗,很多都是第一次上飛輪有氧課程。儘管這樣的故事還是少數,但是科學家希望增加大家對運動過度的認識。

西北維徹斯特的醫師卡夫諾說:[我從不會告訴我的病人不能運動。飛輪有氧是很好的運動,但不該一開始就全速前進。]根據研究,軍方一年有400個橫紋肌溶解的案例。但醫師說除了現役軍人以外,美國有越來越多人因為喜好高強度運動,而導致橫紋肌溶解。研究顯示高強度運動對於身體很有益處,但是對初學者而言,卻要特別小心。

尤其是飛輪有氧。雖然跑步、舉重、交叉有氧都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但是最常見到的案例都是發生在飛輪有氧,而且發生的病人都有類似的背景。這些人並非不健康,但他們都被推過了極限,他們的身體無法負荷,最後毀掉。

雖然有些藥物也會導致橫紋肌溶解,但是大部分都發生在那些尚未給肌肉足夠時間來適應新運動,以及強烈運動的人身上。肌肉的輕微傷害對身體是好的,因為這會刺激肌肉成長與適應壓力。但是一旦壓力過大,肌肉纖維就會受到傷害。這時候肌肉會崩解,釋放有毒物質到肝臟,像是肌紅蛋白,造成尿液深棕色的原因,這也是橫紋肌溶解最明顯的症狀。

醫師因而提醒大家運動要循序漸進,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一定要從最低強度的做起。

即便是專業運動員也不能免疫。殘奧會的滑雪板運動亞軍Amy Purdy,她說她曾經參加過一個運動強度極高健身課程,包括一次十幾個引體向上。因為運動強度太高,課程到了一半她知道自己的手臂已經受不了。

隔天她的手臂無法伸直,接著疼痛、僵直與腫脹。到了醫院後,她因為橫紋肌溶解住了八天的醫院。這個經驗她分享在她的社群媒體上,沒想到獲得了極大的回響,原來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

要避免橫紋肌溶解,專家有幾個建議。第一是先從低強度的運動做起。像是自己在家先輕鬆地踩腳踏車,或是只做一組的舉重訓練,而非反覆多組的訓練。第二是要知道自己的極限。當運動強度超過身體負擔,絕對不要害怕離開教室,或跟教練表達自己的掙扎。
參考資料:

as-workouts-intensify-a-harmful-side-effect-grows-more-common

 

相關推薦

擔憂寶寶過敏,懷孕期應忌口吃海鮮、雞蛋等易致敏食物?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有過敏症狀的寶寶才需要喝?副食品應6個月後添加?以上答案皆非,但在台灣一項調查發現,有高達約八成的媽媽,對上述觀念持有錯誤迷思。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

閱讀詳情 »

高血壓是現代死亡的一大殺手,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其中每年有約940多萬人因為高血壓死亡。高血壓是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因素,其已經成為導致殘疾和死亡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見高血壓的危害,那麼從哪裡能夠知道自己存在患高血壓的隱患了?答案是從手上。 平時我們只是知道一些高血壓的症狀和該怎麼緩解高...

閱讀詳情 »

他因為撞到,所以肚子上有一大片的瘀青,但都過2個月了,瘀青居然一直都沒有消,求助於醫生才發現居然是因為這個症狀... (僅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pic 1 2     瘀青:就是身體受到碰撞後,皮膚微血管破裂,血液會從受傷的血管流出,流到周圍的組織內,血塊堆積形成出現瘀青。 &n...

閱讀詳情 »

     嬰兒和成人不同,剛出生不久時是無法用嘴巴呼吸的。因此,鼻子在此時期就顯得重要許多。太頻繁的經常性鼻塞,有時候可能是遺傳的關係。 寶寶剛出生沒辦法用嘴巴呼吸     通常我們都是用鼻子呼吸,當鼻子塞住時才改用嘴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