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正確用藥撇步 使藥品發揮療效

掌握正確用藥撇步 使藥品發揮療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常為了該怎麼服藥而困擾嗎?甚至有時忘記吃藥而緊張半天,其實只要懂得掌握正確服藥的撇步,就能充分發揮藥品預期療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藥師黎嘉欣指出,像是藥袋上若沒有寫服藥時間,只記載「每日一次」,就代表不管飯前或飯後皆可服用,但要注意,應每天固定時間服用較佳。

胃潰瘍用藥飯前服用 有助減緩症狀

但若標明「飯前吃藥」或「飯後吃藥」時,時間又該如何拿捏呢;黎嘉欣藥師表示,若為飯前吃藥就是指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以上服藥,像是治療骨質疏鬆藥品若和食物合併服用,反而會使療效折半,另外像是一般胃潰瘍用藥,也須在飯前服用完畢,才能使藥品達到療效,減緩症狀。

止痛藥易刺激胃部 應在飯後服用

而飯後吃藥則是指飯後立即服藥,或是隨餐服用皆可,像是會刺激胃部的消炎止痛藥,若能在飯後服用,有助於降低腸胃不適等情況;黎嘉欣藥師解釋,另外也有標明得在飯前30分鐘服用,就是希望藥品在吃飯時開始起作用,但不管何種服藥時間,民眾都應遵循藥袋上指示,以及藥品說明書,並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才能避免傷身。

忘記吃藥得注意 避免服用雙倍劑量

黎嘉欣藥師進一步解釋,若民眾忘記吃藥時,也不用過於擔心,通常每日服藥2次的藥品,應與下次服藥時間相隔5至6小時,若為每日服藥3次的藥品,則與下一次服藥時間相隔2至4小時,除非忘記吃藥時,想起來已超過2次服藥時間間隔的一半,這時就得需跳過一次服藥,否則恐因服用雙倍劑量,導致出現副作用,不可輕忽嚴重性。

服用疾病治療藥品 應避免自行停藥

通常像抗生素、降血壓藥和降血糖藥等疾病治療的藥品,一定得遵照醫師指示用藥,且得將療程藥品服用完畢後,在下次就醫時由醫師判斷是否增減劑量,但若為止痛藥、止瀉藥等症狀緩解的藥品,若症狀已有改善,則不須繼續服用;黎嘉欣藥師呼籲,用藥前一定要了解每種藥品的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必要時也可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的協助,才能正確用藥,不傷身。

【延伸閱讀】孩子不敢外宿! 學齡童尿床困擾該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1歲的虞小姐,身體狀況良好,但近期常感覺頭暈、疲倦,稍微運動就呼吸困難和心悸,經醫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透過一連串深入檢查後,確診為大腸惡性腫瘤第三期,也是導致貧血的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血液腫瘤科醫師劉耀中表示,國人癌症有年輕化現象,而任何毛病事出必有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安從小就出現過動、衝動、不專心等狀況,被確診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小學時曾短暫接受過動症藥物治療,但媽媽怕孩子對藥物產生依賴,便逕自停藥,未料狀況愈演愈烈,上國中後小安開始翹課、偷竊、結交壞朋友。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蔡佳叡表示,ADHD是一種生理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冬天臉頰紅通通,男生覺得超可愛的,但女生卻難受的不得了;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臉頰泛紅,可能是因為冬季冷風吹拂刺激,造成臉部血管擴張散熱,幫助肌膚感覺不冷,建議民眾多注意臉部保濕,秉持油水均衡,避免過度保濕而冒痘痘。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由於天氣寒冷,敏感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臨床上,許多嬰幼兒都有中耳炎問題,起初症狀多會哭鬧且拒絕哺餵牛奶,嚴重時就會有輕微發燒、嘔吐等症狀;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營養師林圓真指出,許多家長多是發現嬰幼兒出現發燒不退或是耳朵內流膿後,才緊急送醫治療。嬰幼兒會出現中耳炎,主要是因為咽鼓管比大人直且位置較低,加上管徑較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