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首例! 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

今年首例! 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管署公布新增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未滿月女嬰。該名新生兒於本(106)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病患住院治療後病情仍持續惡化,不幸於27日死亡。

調查發現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皆住家中,且生產前一週未出入公共場所,女嬰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另同住兄弟姊妹暑假期間就讀之安親班內亦無感染腸病毒幼童,且接生女嬰之婦產科的醫護、工作人員與嬰兒室的嬰兒均無不適情形。另,衛生單位亦已衛教家屬進行住家環境消毒、加強洗手等防治工作,並請家屬持續注意家中成員健康狀況,若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今年累計7例重症個案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7月30日至8月5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1,047人次,較前一週略降,新增1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確定病例。今年累計共7例重症個案(1例死亡),其中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A2型及克沙奇B3型各1例。

社區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多

近期社區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惟今年已檢出28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另外鄰近國家日本、韓國、越南與新加坡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其中日本為2007年以來次高,新加坡達流行閾值,將持續密切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

重症前兆病徵速至醫院治療

疾管署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期,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探視新生兒時應避免直接觸摸嬰兒,且需配戴口罩與正確洗手,降低感染新生兒的機會。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工作或外出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亦應以肥皂正確洗手。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27歲在國中任教的林姓老師,平常生活習慣良好,無抽菸、喝酒等惡習,也無慢性疾病。但自高中起就有突然間喘不過氣的症狀,多年都找不到病灶,直到近期開始出現手腳抽動,並伴隨偶有眼睛上吊與舌頭往前伸直的動作,以及意識短暫喪失的情形,才確診為癲癇。腦島區域癲癇  恐...

閱讀詳情 »

TVBS主播鄭凱云11日上午主持「健康2.0世紀論壇:防癌保胃戰」講座時透露,她剛出道時,身兼主播與記者,那時常常為了趕時間,吃飯速度非常快,但換來的就常常是一肚子脹氣,後來學會了順時鐘按摩肚子消脹氣,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像豆類等容易產氣的食物也少碰了。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幾乎不...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27)文/Miki;本文感謝  蔡佳祝醫師提供專業諮詢腰間肉、肥小腹、粗大腿……明明並不算非常肥胖,也努力節食和運動了,卻一直擠不下那件最喜歡的牛仔褲,「如果這裡可以再瘦一點點,該有多好?」針對難以突破的局部肥胖瓶頸,其實一切都有解!專業皮膚科醫師蔡佳祝建議,可利用非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轉涼,加上偶爾陰雨不斷,這時可能會因日照不足,刺激大腦陽光的血清素,造成分泌不夠引起焦躁、衝動、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等問題出現;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尤其現代人常常日夜顛倒,沉迷3C產品,若長期不曬太陽,小心憂鬱症找上門。啟動腦中血清素神經 讓每天都快樂血清素控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