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今年首例! 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

今年首例! 新生兒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管署公布新增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未滿月女嬰。該名新生兒於本(106)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病患住院治療後病情仍持續惡化,不幸於27日死亡。

調查發現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皆住家中,且生產前一週未出入公共場所,女嬰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另同住兄弟姊妹暑假期間就讀之安親班內亦無感染腸病毒幼童,且接生女嬰之婦產科的醫護、工作人員與嬰兒室的嬰兒均無不適情形。另,衛生單位亦已衛教家屬進行住家環境消毒、加強洗手等防治工作,並請家屬持續注意家中成員健康狀況,若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今年累計7例重症個案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7月30日至8月5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1,047人次,較前一週略降,新增1例克沙奇B3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確定病例。今年累計共7例重症個案(1例死亡),其中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A2型及克沙奇B3型各1例。

社區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多

近期社區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惟今年已檢出28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病毒活動。另外鄰近國家日本、韓國、越南與新加坡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其中日本為2007年以來次高,新加坡達流行閾值,將持續密切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

重症前兆病徵速至醫院治療

疾管署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期,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探視新生兒時應避免直接觸摸嬰兒,且需配戴口罩與正確洗手,降低感染新生兒的機會。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工作或外出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亦應以肥皂正確洗手。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對於我國兒童發展遲緩盛行率之評估,衛福部國健署表示過去曾做過世代調查,民國92年到98年的調查結果指出盛行率約為4.5%;衛福部社家署進一步補充我國去年底通報7萬多名發展遲緩,盛行率約為5.8%,似乎有增加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怡樺副院長在一場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是近視王國,除了增加青光眼、白內障等風險,小心視網膜剝離找上門!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表示,發生視網膜剝離高峰分別是50-69歲壯年,和高度近視的年輕族群,如果出現飛蚊症(突然出現浮動之黑點)型態改變、數量變多,或者視野出現閃光、變暗、扭曲和變形,一定要盡快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受到的,開刀前的恐懼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化性疾病。高齡老人必須懂 巴金森病要治療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