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減醣飲食關鍵瘦身也可以吃好吃滿

掌握減醣飲食關鍵瘦身也可以吃好吃滿

圖/TVBS提供

 為避免國人攝取過多醣份,成為發胖一族,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其中就增列了「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之建議。以此建議估算,女生若一天熱量攝取為1600大卡,以1顆5克方糖換算,平均大概是8顆方糖;男生若是1800大卡,平均一天的糖量落在9顆方糖以內。但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一年總共吃掉60萬公噸的糖,平均一個人每年會吃掉25公斤的糖,相當於每人每天平均吃15顆方糖,再加上很多鹹食裡也都有糖的存在,所以我們一直在攝取「多過我們需要」的糖份,體重當然也就不斷上升。因此,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特別邀請來賓告訴你,想靠「減醣」成功減肥需要掌握哪些關鍵,以及如何增加體內好菌,打造易瘦體質!

掌握減醣飲食關鍵瘦身也可以吃好吃滿

圖/TVBS提供

雖然現在減醣的觀念漸漸興起, 但食物中有很多「隱藏版的高糖食物」,像是和風沙拉,就等於3顆方糖,一包番茄醬裡就包含一顆方糖的量,一不小心就會糖分攝取過多!也有不少人只要一天不吃糖,就渾身不對勁,很難戒掉愛吃甜的習慣,才驚覺自己有「糖癮」!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張立人就表示,嗜糖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壓力宣洩。在「腦疲勞」狀態下,腎上腺皮質醇分泌旺盛、平穩情緒的血清素降低,導致心情不佳。此時透過生物本能,會想吃高糖與高熱量,來刺激大腦產生更多「多巴胺」,用食物的快感,來掩蓋腦疲勞的負面感受,自然很貪吃,這就是「壓力性進食」而這樣產生的肥胖,就是用貪吃來處理腦疲勞的後果。

 一旦體重上升,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減重方式就是節食,但許多飲食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一味靠意志力來控制貪吃衝動、用違背自己習慣的飲食方法來減重,通常都是失敗收場。想要靠減醣成功減肥,家醫科吳佳鴻認為,「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以及「用蛋白質和油脂取代碳水化合物」是兩大關鍵。減醣達人小魚媽也表示,減醣飲食確實需要比例,所以她採取「佛系減醣法」,讓自己一餐可以吃碳水化合物,其他兩餐就不碰碳水化合物 。像是早餐吃蛋、豆漿或牛奶,午餐吃涼拌雞胸或沙拉,晚餐再從七分白米搭配三分糙米慢慢調整為全部吃五穀米,徹底遠離白米這個減醣地雷。

掌握減醣飲食關鍵瘦身也可以吃好吃滿

 圖/TVBS提供

想吃澱粉或甜食時,張立人建議可以吃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以堅果取代甜食,如腰果、核桃、杏仁果、開心果等。這是因為人的腸道內有FB菌,F菌就是厚壁菌,B菌是擬桿菌。研究發現F/B比率上如果F菌多,人會變胖; 反之,B菌多,人自然瘦。而F菌這類壞菌,喜歡吃糖,還控制宿主大腦也想吃糖,B菌這類好菌喜歡吃可溶性膳食纖維,也就是複合性碳水化合物。想要養好菌就要多吃全穀與蔬果、堅果,少吃精製澱粉,例如:麵包、麵條、饅頭,並且補充益生菌。另外,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例如:紅肉,以及不碰反式脂肪等壞油,改吃魚油、橄欖油等好油,自然可以打造易瘦體質。要了解更多「減醣減重」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4歲的小凱時常聳肩、擠眉弄眼,重複清喉嚨以及發出ㄟ的聲音,遭老師指責為故意破壞上課秩序,座位被調到最後一排,父母責罵制止,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經詳細問診及評估,確認小凱罹患妥瑞氏症。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指出,妥瑞氏症病人不是故意製造動作或聲音,請家長、學校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有些長輩因曾跌倒而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國民健康署呼籲...

閱讀詳情 »

今年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為台灣十九縣市進行腸胃健檢,結果發現全台皆陷入警示範圍,其中腸胃力最弱的前五縣市,北部地區就包辦四名。大腸癌是十大癌症之首,根據統計,不到40分鐘(37.3分鐘)就會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胃癌則是排名第七。)推估全台約有92萬名青壯年壟罩在可能罹患腸癌、胃癌的陰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9歲男童,近來食慾變好,身高也長得特別高,家長原以為是孩子成長徵兆,但卻發現男童長出陰毛,且開始發育,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童出現青春期第三期等徵兆,透過抽血檢查後,發現濾泡促進激素、黃體激素等都偏高,就連骨齡也超前到13歲,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毛狀星細胞瘤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