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掐掐手指就能治百病!?每天只要做做「這個動作」就能讓經絡進化成高速公路般暢行無阻!

既然經絡不通是百病的根源,要如何打通經絡就成為未來預防醫學時代保持身體健康的首要任務。中國傳統的氣功正是幾千年來人們強身保健的首選。

我在一九八八年發現的科學氣功「快速思想練功法」方法簡單,主要是藉由快速思想答數,把大腦波激發與身體的經絡穴道產生共振。速度快的話三十秒鐘就可以氣集丹田,藉由大口吸氣把氣帶上任脈經過胸口及承漿穴跨過嘴唇往頭頂傳送,也可以藉由提肛把氣下降到會陰穴送往督脈,沿後背脊椎骨中線送往頭頂百會穴,打通任督二脈以後,就可以產生強大的治病能力, 不但解決長期的支氣管炎,也可以一天治感冒或是根本不感冒了。所以進入氣功共振態,似乎是打通經絡的最好方法。

但是這個功法卻不是人人可學。例如,內人在我發現「快速思想練功法」時,就馬上嘗試,的確可以很快的將氣集某個穴位如膻中穴,卻無法走氣、循行經絡,因此無法感受練功的好處。因此我心裡總會產生疑問:有沒有更簡單、有效的練功方法呢?

 

掐掐手指就能治百病!?每天只要做做「這個動作」就能讓經絡進化成高速公路般暢行無阻!

(雙手掐指教學圖,圖片來源:三采文化提供)

 

平甩功加上掐指,加快引發氣感

我曾經練過禪密功、香功等等功法,不同功法間其實內容相當類似,除了擺動手、腳的姿勢外,都很難在練功當中或事後產生氣感,不像我的科學氣功那麼有效,當然也許是練功的境界還不夠高的緣故。

二○一四年,內人因肺部發現有腫瘤,於是到大陸去讓一位有特異功能的孫老師治病。沒想到孫老師竟然幫她疏通背部的膀胱經,然後把一團堵塞的氣團抓出向外一撒。那一刻,我突然理解到,健康靠別人或醫生來維護是沒有效率的, 自行練功,改善體質、打通經絡、改變腫瘤生長的環境,才是對抗疾病的正道。

回來以後,我們就選擇正在流行又最簡單的平甩功作為練功方法。平甩功是:雙手甩四下,不超過心臟高度、腳再蹲一下。

當時太太在練,我也陪著練,第一天只練了二十分鐘,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我當時想這與香功、禪密功一樣,甩甩手、彎彎腳,像做體操一樣,應該不會刺激腦波、產生共振進入氣集丹田的氣功態。

完全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身體一放鬆後,竟然發動氣機,氣如泉湧,從丹田開始不停的巡行全身大小周天。結果我一夜沒睡好,就像我第一次練禪密功得氣的感覺,也像李師父在一九八八年幫我打完氣後那三天的感覺,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經歷過這樣強烈的感覺了,真是震驚呆了,我的經絡是不是太久不暢通了?這麼甩一下手,只花了二十分鐘,就把手臂及腳部各別的三陰三陽經脈都整理拉直了,晚上躺在床上身體一放鬆,就刺激大腦引發共振態,讓氣感循著拉直的經絡動了起來。

第二天,更驚人的事發生了。內人白天坐捷運時,閒來無事,就做了做雙手掐指的動作,沒想到竟然也氣動了起來,二十八年來她練我的科學氣功、香功等種種功法皆毫無成就,在一天之內藉由平甩功及掐指功,竟然也讓氣動了起來, 我感到老天再次地把健康祕密展現在我面前。

小BOX:科學氣功是利用掐指等刺激方法,用低頻震動刺激穴道、啟動大腦氣機。

 

掐指是觸發氣行經絡的關鍵動作

藉由平甩功或其它練功方法,把身體及四肢的經絡拉緊整理成比較有序的狀態,就像修公路一樣,先要打好地基,包括剷平突起處的障礙,低窪處要用碎石鋪得較為平整,再鋪上像瀝青等好走的路面,用壓路機壓實路面,等到瀝青降溫凝固後,就可以放行車輛,正常通行。經絡要打通似乎也是一樣,一般練氣功就是把經絡整理拉直後,還要經過走氣的程序,才能讓它變成信息的高速公路。

這個走氣的程序需要經由其它刺激方法來啟動,才能引發大腦氣機。例如掐指,等同用低頻震動刺激穴道、或躺在床上放鬆全身等動作,調動經絡開始走氣的生理反應,也就是進入氣功「共振態」,氣所經過的經絡,才能真正被修復成讓信息暢通的高速網路,也啟動了體內網路的強大禦敵功能。

掐掐手指就能治百病!?每天只要做做「這個動作」就能讓經絡進化成高速公路般暢行無阻!

(掐指功對應手部經絡圖,圖片來源:三采文化提供)

 

 

掐掐手指就能治百病!?每天只要做做「這個動作」就能讓經絡進化成高速公路般暢行無阻!

本文摘自三采出版《科學氣功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更多內容請上:三采文化粉絲團

 

相關推薦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 五十肩又稱為冰凍肩,醫學上之學名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肩關節囊因為發炎而產生沾黏,進而產生疼痛及活動角度受限等問題,現在五十肩發生的年齡有愈來愈提前的趨勢,並不如大家傳統過去所述均於50歲左右發病。 其影響日常生活甚深,患者常見像是穿脫衣物、洗澡刷背、手舉高(過頭)要梳頭髮及伸...

閱讀詳情 »

▲長庚衛教機器人引進創新「AI語音雙向互動」Dolly進駐診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聽能說的「機器人」進駐診間,病人有疑問時不必再盲目聽信網路上不一定正確的資訊!林口長庚今年就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病患推出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多莉),具有全台...

閱讀詳情 »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好食課(媽咪食課)營養師黃思穎.台北市信義區健康中心合作講師暨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營養師李芷薇 攝影.造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陳梓柔 均衡飲食以為了讓身體功能正常運作,因此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是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在懷孕階段,媽媽必須...

閱讀詳情 »

很多年長者因為雙腳不方便,走不遠所以不愛出門,長久不活動就會逐漸虛弱下去,惡性循環的結果,甚至會連坐都沒辦法!所以從年輕時就該注意走路的姿勢,避免姿勢不正引發肩頸僵硬或腰背痛情形。當痠痛情況出現,很多人都會貼藥布,但是藥布貼久了,卻有可能引發腎衰竭!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專家告訴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