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現代人3餐不定時且飲食偏精緻化、油膩、多紅肉,加上生活壓力大、少運動,以致排便不順成為一般人日常的寫照。根據健保署108年用藥資料庫統計,便秘相關藥品就占前10大用藥中的2大項,顯示國人有便秘困擾問題不在少數。長期便秘除了容易引發血便、痔瘡,肛門廔管和肛裂廔管也是相當惱人,尤其肛裂廔管更是常被忽略卻又棘手的病症。


中醫師羅永欽表示,久坐、嗜吃紅肉、蔬果及水分補充較少者,是便秘的高危險群,長期便秘者的糞便較硬,解便時需較用力,容易造成裂肛而出血、疼痛,反覆裂肛之後,久了會導致肛門周圍的腺體細菌感染、發炎,形成肛裂廔管,因隱藏在裂肛處難以發現,通常會被診斷為裂肛而未獲得妥善治療,因此難以痊癒。


裂肛廔管的患者解便時會疼痛、流血,甚至會流膿,因此對於解便心生恐懼,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容易使病情更加嚴重。就醫時常被診斷為只有裂肛而已,而未發現廔管,沒有對症下藥,只有單純吃消炎藥、擦消炎藥膏,病灶仍在,因此一直無法改善解便疼痛、出血的問題,恐造成患者生活上極大的困擾。


羅永欽指出,在便秘初期,患者便要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退火涼性的食物,來幫助排便;若不慎形成肛裂廔管,中醫則會採用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才能解除廔管之痛。曾收治1名大學生,肛裂廔管的病史維持1年多了,父親雖是醫生,使用西醫治療卻也束手無策,後來經由父親的患者轉介中醫,大學生治療2周後廔管便乾燥脫落,1個月後痊癒。


中醫治療裂肛廔管,是使用藥線放入廔管,使其乾燥脫落後,重新長出新肉,同時內服能幫助消炎的中藥,並搭配有助病灶消炎、消腫的藥浴,再外擦消炎止痛中藥膏。總而言之,裂肛廔管的患者在置入藥線、服藥、泡藥浴、擦藥膏等治療後,廔管約2周會自動脫落,傷口開始收縮癒合,前後約1個月便能痊癒,擺脫裂肛廔管的糾纏。


羅永欽提醒,長期便秘易引發裂肛廔管,而保持排便順暢是避免便秘的不二法門,平時應養成每日如廁的習慣,按時運動、多吃蔬果、多喝水,便秘時可多吃有助軟便的水果,如:木瓜、奇異果、香蕉等,少吃燥熱、油炸食物。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硬便導致裂肛,就能遠離肛裂廔管。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男子車禍左側斷1根肋骨釀併發症 肋骨固定術關鍵救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今年9月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發現2件不符規定,分別為天母家樂福的茂谷柑,及順興蔬果行的芒果,殘留農藥種類為殺菌劑依普同、陶斯松。北市衛生局已要求業者下架回收、不得販售。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邱秀儀指出,此次共抽驗62件產品,檢驗結果2件不符規定,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以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共同舉辦「2013希望騎跡Bike傳愛活動」,號召8位腸癌病友與7位糖尿病友,共同挑戰自我,鼓勵病友勇敢走出戶外。他們要從台北出發到台南,7天共挑戰360公里的單車遠行。8位腸癌病友中,有遠自金門的挑戰者,現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41歲的王先生日前因腦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發病一週後,搭配針灸療法,中西醫雙管齊下後,竟然在針灸兩次後就可站立!且一個月後便可不靠助行道具,自行行走,讓周圍親友驚呼連連。不過,中醫師提醒民眾,針灸雖然治療效果佳,但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像王先生這麼幸運。中醫師溫崇凱表示,案例中...

閱讀詳情 »

近年來一個生理期減肥方法受到所有女性的熱烈追捧,原因是因為效果十分的顯著。女性生理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這個時候女性對各種營養以及熱量的消耗非常大,這就是生理期減肥之所以如此成功的原因。就算不小心多吃也不用擔心肥胖,如果能夠再加上各種減肥的方法,那麼減肥就可以更加事半功倍了。 一、涼拌海帶 食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