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壽命延長、人口老化,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已超過5成,同時因為近年飲食精緻化、少運動的不良生活習慣,國人罹患糖尿病的年齡逐漸下降,延伸而來的將是未來糖尿病老年化與長期化的照護挑戰。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罹患糖尿病的時間等於越來越長,重要器官長期浸泡糖分中,將大幅增加併發症的風險。根據統計,臺灣平均每三個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合併有慢性腎臟疾病, 2019臺灣腎病年報最新統計近9萬的洗腎患者中,亦有一半以上合併有糖尿病。最新糖尿病管理趨勢強調「全方位管理」,及早從糖尿病腎病變發生前或初期即介入照護,有助預防洗腎,幫助病患迎向腎力人生。

「腰子破洞」半數患者不自知 糖友應及早篩檢並關心腎臟指標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大幅提高相關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為更加了解基層糖尿病照護情況與糖友自我認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TACD)分別於2019年、2020年進行「及時篩、腎心安」計畫,針對超過100間診所、5萬名病患的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4成的病患出現尿蛋白異常,並且其中超過一半的尿蛋白患者並不知道自己腎功能有異,是所有風險自我認知差異最大的一點。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進一步解釋,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腎臟長期泡在高糖中容易引發器官病變,尿蛋白出現很可能就是腎臟結構異常的前兆,俗稱「腰子破洞」(台語),糖尿病患除血液檢查,每年也應進行至少一次尿蛋白篩檢,以監控腎臟狀況。然而,相較於糖尿病健促機構篩檢執行率達90%,全台糖尿病尿蛋白整體檢測執行率僅為三分之一,顯示糖尿病腎病變篩檢執行度上仍有很大的差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提醒,除了醫師要記得定期透過蛋白尿篩檢,監控糖友心腎病變風險外,患者也應該有自覺,關心自己相關的檢測指標。

血糖、腎臟、心臟健康息息相關 首選指引用藥控糖保腎心

腎臟不好,血管也容易出問題,所謂心腎症候群,即是心血管及腎臟健康都會互相影響,可能衍伸心血管疾病、中風,進而增加心臟病變的風險。陳宏麟醫師表示,糖尿病照護要做好良好血糖控制外,也需連同心、腎、血管一起照護。尤其此次調查中也發現,超過7成的心血管疾病與尿蛋白患者尚未使用指引建議藥物,恐暴露在危機之中。

近期在糖尿病腎病變藥物治療有新突破,甚至對非糖尿病的腎病變患者發生末期腎臟病、腎因性死亡與洗腎的風險也有所幫助。為控糖兼顧腎心保護,目前美國、歐洲糖尿病學會與KDIGO(全球權威腎臟醫學組織)將SGLT-2 抑制劑視為有腎病變風險或已有腎臟病的糖尿病患首選控糖用藥,建議及早使用。

黃建寧理事長表示,此類型排糖藥對心臟血管有保護作用,還能減少腎病變,不過根據2020年調查,台灣符合該類藥物使用條件的患者僅約四分之一有用藥,推估指引遵囑率不高可能受限於健保給付併用限制,醫師要在眾多共病及藥物中慢慢找出適合的組合。未來也期待法規放寬,加速創新藥物給付,讓醫師在臨床治療上有更多選擇,早日接軌國外最新藥物治療指引。

早期篩檢、精準治療、照護優化 促進糖尿病腎病變照護網絡更全面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為促進及早開始糖尿病與共病風險因子管理,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今年三月份與天下雜誌合辦「2021糖尿病與共病照護高峰會」,與國健署、健保署等相關政府單位展開積極對談。於會中提出三項倡議:篩檢、精準治療、照護優化,凝聚糖尿病預防洗腎的未來照護展望。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認為,臺灣整體糖尿病腎病變照護已在逐步優化中,學會將持續推動GOAL 50行動目標,期盼攜手產官學各界共同努力下,於2025達到三項50,如「年度蛋白尿篩檢率達50%」、「臨床用藥指引遵囑度達50%」與「糖尿病與初期腎病變((Early-CKD)照護計畫涵蓋率達50%」的糖尿病腎病變卓越照護指標。

黃建寧理事長呼籲,持續提升照護網的涵蓋率,從基層診所到醫療中心,落實分級醫療、共同照護,需要各界一起努力;患者自我照護能力提升也不可或缺,病友不僅需要做好自我血糖控制,更要及早注意自己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才能讓糖尿病腎病患照護更加全面完善。


【延伸閱讀】

世界糖尿病日 專家呼籲糖友E起護心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雞蛋、蜂蜜、醋這些都是家中常備食物,我們知道雞蛋是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之一,蜂蜜是天然的滋養食品,米醋又是眾多家庭調味料中營養價值較高的一種。然而你知道嗎,當這三個高營養的食物搭配到一起,竟然有更加神奇的效用。它就是——醋蛋液。 (圖片擷取自今日頭條,下皆同) 醋、蛋液,是民...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很多人都知道日常要多喝水,不過不少人就有疑問了,怎麼我每天喝那麼多水,也感覺不到有什麼保健功效啊? 其實喝水不在於多,而在於會不會喝。   ■第一杯水:6:30(排毒又養顏) ■第一杯水:6:30(排毒又養顏)■第二杯水:8:30(體貼又健康)■第三杯水:11:00(解乏又放...

閱讀詳情 »

有很多人談癌色變,殊不知我們平時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常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癌抗癌的功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幾種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的食物。 1. 肝癌的克星是蘑菇 蘑菇是強有力的免疫系統刺激物和免疫系統調節器。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御各種疾病的免疫力。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硒對...

閱讀詳情 »

檸檬馬鞭草精油和歐米加3脂肪酸一起服用的患者,關節功能障礙和疼痛感得到緩解者分別占53%和78%。圖為開花的檸檬馬鞭草。(RickP/維基百科) 以下圖片來源 類風濕性關節炎(英文簡稱RA)是一種很難治癒的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不單單帶來肢體關節僵硬、腫脹、痺痛,美國有研究顯示,有15%至25%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