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斥鼻胃管灌食 這樣訓練重享食物的滋味

排斥鼻胃管灌食 這樣訓練重享食物的滋味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宜蘭54歲林先生因胃潰瘍出血住院,住院期間突發腦中風,造成肢體輕癱,合併吞嚥困難,連吞口水都會嗆到,讓他苦不堪言,加上對鼻胃管心生抗拒,因此決定接受吞嚥障礙治療,上個月林先生順利完成吞嚥訓練,終於擺脫如象鼻般的鼻胃管,讓他自在進食。

患者排斥鼻胃管灌食「寧可餓死」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暨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表示,因為吞嚥困難而需鼻胃管協助進食的患者不在少數。長期使用糊狀食物透過鼻胃管直接灌進胃中,患者除了無法享有食物的滋味之外,外觀如象鼻的管路也讓患者難以釋懷。若置放鼻胃管的時間太長,鼻腔容易受到損害,也可能伴隨咽喉部潰瘍、口腔功能廢退、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有許多患者甚至表明寧可餓死也不要透過鼻胃管被灌食。

林先生因中風導致吞嚥功能異常,灌食讓他備感失去尊嚴。因此吞嚥機能重建中心團隊為他安排一系列的吞嚥復健治療與咽喉電刺激訓練。透過喉嚨外部的貼片傳導電力至喉部,刺激吞嚥時喉頭上提,以訓練主責吞嚥的相關肌肉恢復機能,終於讓林先生的吞嚥功能慢慢恢復。上個月他順利拔除鼻胃管,除了偶爾喝水不專心還會嗆到之外,飲食已恢復正常,不僅減輕痛苦,也免除了家屬後續飲食照顧上的不便。

有吞嚥困難的族群除了年長者,尚包含腦傷、中風、腦瘤、腦外傷、神經退化性疾病、頭頸癌、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老化及其他如ALS、巴金森氏症等患者。近年來,國際間逐漸重視吞嚥困難患者的照護品質,目前台灣鼻胃管的拔除率仍遠低於歐美與日本,鼻胃管高置放率引發各界關注。

訓練2周見成效 降低患者厭世感
有鑑於此,羅東博愛醫院為提升吞嚥困難患者的照護品質,成立台灣第一個吞嚥訓練病房,將行之有年的吞嚥治療建立標準化流程,讓跨領域團隊合作協助照顧吞嚥困難患者,協助重享食物的真滋味,也同時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葉書銘呼籲,家中若長者有經常嗆咳的困擾或因鼻胃管厭世的患者,千萬不要輕忽,建議可至復健醫學科或吞嚥機能重建中心尋求治療與復健。依患者的狀況不同,吞嚥訓練短至2周,長僅一個多月可收到相當程度的效果,對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與降低厭世感大有助益,更有利於家庭和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運動打球越來越力不從心 爸爸老了還是進入男性更年期?

骨盆脫垂術後一身輕 八旬老婦揮別輪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沈淀,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中醫院推拿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總結出便於大家記憶的十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可...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中國附醫兒童神經科日前收治一位四個月大的寶寶,半夜突然放聲尖叫,媽媽驚醒,發現寶寶雙眼上吊、全身痙攣、嘴唇發黑,持續三分鐘,隔天又發生兩三次,家長帶往就醫,醫師詢問發現,爸爸爺爺嬰兒期都有類似經驗,兒童期就變成手腳容易扭曲,確診癲癇合併動作障礙症,基因檢測,終於解開家族...

閱讀詳情 »

抖腳抖不停?提醒您,很有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了!小時候常聽到,男抖窮,女抖賤, 長大後我才從各方面瞭解到了抖腿的危害:在社交場合,習慣性抖腿的人是非常不受人歡迎的,尤其女士。從中醫的角度講,抖腿是因為腎精不足的原因。肝是木,腎是水,水生木,所謂肝腎同源,腎精足了肝就壯, 腎精不足,肝精就不足,肝風內...

閱讀詳情 »

長夜漫漫,燒烤檔成了很多市民的心水之選。其中,烤生蚝、蒜蓉扇貝等更是吃貨必點的經典。 不過,生蚝的秘密你知道嗎?真心令人髮指啊! 肉殼分離或是「組裝貨」 烤生蚝通常是加了蒜蓉和調味料,不是很內行的人很難分辨新鮮與否,聞到的全是大蒜的味道。   而吃貨們務必注意,你所吃的生蠔可能並不是新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