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痰濕甩肥胖 名中醫教你日常祛濕養生法

排痰濕甩肥胖 名中醫教你日常祛濕養生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一直為肥胖而困擾嗎,在傳統中醫而言,肥胖又分為素稟痰濕偏盛、氣虛經阻痰生兩種,而根源就來自於肥胖的「濕」;中醫師吳明珠指出,若能將體內的痰濕排出,就能使體態變得輕盈又結實,但想要遠離痰濕找上門,最關鍵就是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肥胖證型,才能依照自己體質,透過中醫解方及日常祛濕養生法,達到瘦身效果。

找出肥胖證型 對症下藥

一旦身體累積包括虛、濕、寒、熱、瘀,就會使身體漸漸肥胖,主要因虛的時候濕氣就排不掉、寒氣黏在上面,而寒濕之後會開始化濕、化熱,造成瘀與熱濕纏上身,但該如何辯證自己屬於哪種肥胖證型呢;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在五大中醫肥胖證型中,包括脾虛濕阻型、胃熱濕阻型、肝鬱氣滯型、脾腎兩虛型,以及陰虛內熱型,其中像是肥胖、浮腫、疲乏無力、舌苔薄膩、舌質淡紅等現象,則屬於脾虛濕阻型,也就是泡芙型,只要診斷出2至3項以上,且舌脈象基本符合者,就可確診為該型。

短時間吃過多油膩食物 恐讓痰濕找上門

吳明珠進一步解釋,但身體所謂的「痰濕」又從何而來呢,包括短時間吃了過多油膩重口味的食物,或本身消化能力不足者、受到四季、環境因素等影響,就會使痰濕堆積於身,而常見的濕氣又分成寒濕、濕熱以及風濕三種,當濕氣遇寒時則為寒濕,若遇熱時則成為濕熱,會使人又熱又濕,容易喘不過氣,而當遇風則成為風濕,這時就會衍生為慢性疾病,短時間較難治癒。

最簡單檢測痰濕方式 可從觀察舌苔開始

想要檢測自己體內有痰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洗漱時來看舌苔,若為舌苔淡紅而潤澤,且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則為健康的象徵,但當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代表體內有寒氣,若發現舌苔粗糙且發黃,代表體內有濕熱,至於舌質赤紅無苔,就代表體內恐已熱到某種程度而傷陰,這時就得特別注意。

早晨起床易感到疲勞 恐與體內濕氣有關

除了透過舌苔,平時也可藉由生活習慣來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首先可先看體型,是否為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且容易出汗等現象,其次,則看感覺,是否發現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渾身困重,夜晚卻特別有食慾,接著看大便,是否總有排不乾淨的感覺,另外,也可看「帶下」,若發現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穢濁不潔、婦女帶下分泌增多等,多屬濕熱。

解決身體痰濕 可從平日飲食開始保養

但究竟該如何解決身體痰濕問題呢,其實這時就可透過中醫解方及日常祛濕養生法,幫助自己調養身體;吳明珠呼籲,像是從平日飲食就可開始保養,透過祛濕的好食材和藥材以及排寒袪濕的湯、粥、茶、餐等,另外也可配合藥浴調理、按摩排痰濕,以及12時辰經絡養生法等,只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排濕瘦身方法,就能遠離痰濕纏身,讓身體恢復朝氣。

【延伸閱讀】

受夠了眼鏡! 近視雷射前停看聽

不懼怕洗腎 工程師靠「腹膜透析」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邁向「零出血」人生 重症A型血友病治療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毛髮多寡常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心,男性最在乎落腮鬍,女生則關心腋下、上臂毛、下腿毛,以及私密處比基尼線的體毛,擔心「雜草叢生」不好看,希望除之而後快。雖然,身體任何部位的毛髮都可以去除,但是要完全去除體毛不再長,還真是不容易啊!非侵入除毛五方式 除毛膏效期短皮膚科診所院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病毒)爆發全球大流行,台灣雖然疫情趨緩,也於6月7日起大解封,但今後如何防止第2波疫情流行再起,依舊是難解的未知數。然而,在全球各國陸續推行解禁措施後,現行最可靠的防護,除了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努力讓自己提升免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的社會事件再次讓思覺失調症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成為病友不願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這陣子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的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能力、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4歲張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狀動脈阻塞進行過心導管支架置放,還有慢性腎臟病、感染等多重疾病,去年8月因下肢痠痛不適,敷用不明草藥治療,不慎引起下肢感染之問題,另至他處治療一個月,下肢仍持續發黑未獲改善,後續進行了右腳中趾截肢後,傷口一直癒合不佳。偶然看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