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接種後死亡新增35人 解剖16人無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

接種後死亡新增35人 解剖16人無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2)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5例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包含16女與19男,年齡介於41至91歲,當中25人是75歲以上年長者,3人50歲以下。截至目前,國內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累積119例,已有16個案家屬接受解剖確認死因,15例有心血管疾病,初步研判死因皆與疫苗無直接關聯。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35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9例是長照機構住民、9例是洗腎患者,3名50多歲以下個案中,1例40多歲有思覺失調症,6月16日施打疫苗,2天後發燒,次日清晨無法叫醒,無法測出生命跡象。


莊人祥持續說,另1例40多歲男性,6月16日死亡有小腦性麻痺史,是護理之家住民長期臥床,16歲在機構接種疫苗後,3天後清晨發現無呼吸心跳,到院前死亡,預計6月24日法醫相驗。


莊人祥也說,第3例50多歲女性,6月16日接種疫苗後,上晚班回家,洗澡時昏厥晚間23時30分送到醫院急診,在開刀房發現顱內動脈瘤破裂,開完刀收住外科加護病房,次日死亡,死因是顱內動脈流出血。


莊人祥補充,35例個案當中有16例有解剖確認死因,當中有15例是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1例則是食物窒息,目前觀察到死亡個案,多是死亡個案或高齡長者,死法解剖16例中,沒有觀察到直接與疫苗接種有關。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定期肝癌檢查仍罹患晚期肝癌 醫呼籲雙管齊下才正確!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經常外食、久坐及缺乏運動,因此便秘成為本國國民的通病。糞便中含有許多毒素,如果沒有排乾淨而長期累積在體內,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醫師楊珮瑄表示,大部份的患者對於改善便秘有著不少迷思,認為只要多喝水、多吃青菜就能改善,其實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牙齒矯正是利用固定式或活動式的矯正裝置,將不整齊的牙齒或不正確的咬合問題,改善到最佳狀況。當完成牙齒矯正治療、拆除矯正裝置後,在失去矯正器及矯正線作用施力之下,患者可能因牙齒咬合、牙周組織、肌肉咀嚼力、不良口腔習慣等因素,造成牙齒移位。因此矯正完成後,患者仍須配戴成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9歲女星羅霈穎昨日驚傳猝死,因朋友連續2天聯繫不到她,昨天晚間9點多至她工作室兼住家,進入屋內卻發現,羅仰躺床上,肢體僵硬且身體反弓略彎曲,警方到場後,確認死者身份,初步研判死亡至少1日。昨晚遺體移往台北市第二殯儀館,今早檢察官前往相驗,不排除擇日解剖遺體,釐清死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50多歲女性(案476),長期居住菲律賓(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今年1月),8月2日獨自返國。自菲律賓返國確診 衛生單位匡列機上接觸者指揮中心表示,個案7月30日開始發燒,未於菲律賓當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