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提升大腸鏡偵測率清腸要徹底 檢查前3天應採低渣飲食

提升大腸鏡偵測率清腸要徹底 檢查前3天應採低渣飲食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大腸癌罹患人數從民國95年開始逐年攀升,統計至今已連續12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第1名。衛生福利部更指出,如果50歲以上終生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罹患機率為7%,簡單來說,每15個人有1個人可能會罹患大腸癌。


國人大腸癌發生率高,除了維持健康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外,主動安排篩檢,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大腸癌約有90%是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有機會找到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檢查過程中並可同時切除,有效減少發生機率。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民眾在安排大腸鏡篩檢前需做好檢前作業「徹底清腸」,清腸是否徹底會直接影響到大腸鏡檢查效果。人體中的大腸原本是充滿糞便的狀態,檢前必須要將糞便清乾淨,當清腸程度不理想時,會影響腺瘤性瘜肉的偵測率,甚至是讓檢查白費功夫。


清腸的準備包含2個動作:服用瀉劑及低渣飲食。服用瀉劑只需依照指示定時喝完,搭配足夠的水即可;低渣飲食建議在檢前3天就必須開始進行,可減少食物經消化後在腸胃道留下殘渣,使清腸藥物的效果大增,以避免病灶因為糞便覆蓋而無法仔細觀察,同時也會使腸鏡的檢查過程更為順利。


要怎麼判斷挑選的食物是否為低渣飲食呢?應該減少膳食纖維的攝取,纖維多的蔬果不要吃,還可以用咀嚼時間來辨別,需要咀嚼很久的食物就算是高渣,咀嚼較少的就算是低渣,像是蒸蛋、白吐司或是豆腐等。過油、太甜、太辣較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避開,要特別注意的是,牛奶雖為液態,但是酪蛋白與胃酸形成的乳凝塊較難被消化,因此乳品與起司都被列在禁食項目。


每餐也不要吃太飽,約5至7分飽就好。為了大腸鏡檢查有良好的偵測率必須要採取「低渣低纖」飲食,但與維護大腸健康的飲食相反,建議受檢者應在檢查完後,再依照醫師指示恢復健康飲食。


提升大腸鏡偵測率清腸要徹底 檢查前3天應採低渣飲食

▲為了大腸鏡檢查有良好的偵測率必須要採取「低渣低纖」飲食。(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幼童使用手機和電腦影響社交力? 研究:沒有想像中大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養攻略由內而外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1名40歲李女士日前在右大腿外側發現1顆類似青春痘的腫塊,便自行用未經消毒的縫衣針把痘痘「挑開」,沒想到2天後原本的痘痘竟腫得像小籠包一樣大,上頭甚至還有2塊黑色焦痂,赴醫確診為長「癰」(音同庸),幸好將膿汁引流後給予抗生素治療,並定期換藥,2周後傷口完全癒合,讓愛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隨著老年化社會的來臨,近年失智症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國人也開始關注自己的專注力與記憶力有沒有退化的跡象,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了失智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醫師鄭勝允指出,自覺專注力或是記憶力退化的患者,只有少數人真的落入了失智症的範疇,而其他大多數患者其實只是假性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鼓勵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強運動習慣,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舉辦院內病友復健自主運動的季運動會「齊飛大聖,盤據五指山」,現場不僅邀請院內病友及治療師們,也以飛盤作為競賽主題,訓練病友肢體靈活度及手眼協調能力,並藉由比賽激發成就感,以培養對於運動的熱情,幫助舒緩病情。症狀加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網路已成為現代人取得資訊的主流管道,醫療產業與民眾溝通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社群平台更是行銷必備利器,加以善用獲得最大宣傳效果已是醫療行銷必然趨勢。社群平台小編的角色定位,不再單純只是轉發貼文、分享心情,必須具備打造整合客服、行銷與公共關係的能力,對品牌經營而言更是不可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