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換季天冷易生病 秋季養生之道看這裡

換季天冷易生病 秋季養生之道看這裡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初秋時天氣還悶熱難耐,近一周來天氣突然轉冷,在秋冬季冷熱轉換時容易生病,應該要如何保養避免哪種疾病上身呢?讓中醫師告訴您秋季的養生之道。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說明,秋天的氣候偏於乾燥,空氣中瀰漫著肅颯之氣,傳統中醫認為秋季的五行屬金,應於五臟的肺,秋季的主要病邪是燥,因此有秋燥犯肺之說,除了肺臟的問題之外,還包括鼻、咽、喉嚨、氣管、支氣管以及皮膚相關疾病,呼吸道的疾病在門診中最容易見到,咳嗽、流鼻水、喉痛、甚至發燒等等都很常見。

秋季主要病邪為「燥」 咳嗽、流鼻水類似感冒很常見

賴博政醫師表示,中醫理論認為燥勝則乾,燥邪的特性以乾燥為主,呼吸道的疾病通常會結合「燥」的特性,像是咳嗽乾往往是被風吹到後覺得喉嚨乾澀搔癢,痰量極少甚至沒有,嚴重的時候用力清喉嚨時甚至帶血絲。

中醫再將燥分為「涼燥」及「溫燥」,所謂涼燥就是燥邪中偏向寒象。臨床表現初起身熱怕冷、鼻塞流鼻水,有些類似風寒感冒,不同之處是兼有乾燥的現象,像是唇燥口乾、乾咳、胸悶胸痛、皮膚乾燥、大便困難,目前正值秋末,時令上來說較容易出現涼燥的症狀。

而溫燥則和涼燥相反,是燥邪中兼熱象。臨床表規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咽喉乾痛、鼻乾唇燥、心煩口渴的表現。

秋季養生原則 補水、多蔬果、少辛辣

1.      補充水分:因為秋季氣候相對偏乾燥,容易覺得乾燥的部位通常在表皮黏膜,嚴重的時候會覺得乾澀疼痛,甚至龜裂,所以應該補充適量的水分。

2.      多食用蔬果:秋季養生首重「養陰潤燥」,水梨、桑椹、蜂蜜、白木耳、蓮藕都屬於較為滋潤的食物,可以多食用。此外「酸能生津」,可以多吃酸性水果像是葡萄、檸檬、柳丁、柚子等。

3.      少食辛辣:因為秋季天氣轉涼,有的民眾通常選擇溫補類的藥膳,若是蔥、薑、蒜、辣椒食用過多,容易有口乾口破、便祕的狀況,因此少食辛辣,避免體內過於燥熱,造成津液的耗損。

秋季保養藥膳 銀耳百合紅棗湯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因為價錢便宜且又容易取得,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得到,銀耳具有滋陰生津,潤肺養胃的效果,又富含多醣,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的滋補佳品。值得注意的是銀耳入藥膳可以燉煮至軟爛,入口即化,效果更佳。

百合性甘,微寒。歸肺、心經,具有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也是常來入菜的食材。而紅棗性甘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養血,寧心安神。賴博政醫師推薦銀耳百合紅棗湯,相當適合作為秋季保養藥膳。

材料:白木耳三錢、鮮百合三錢、紅棗三枚

作法:將白木耳洗淨後,去蒂後,剪成小塊;鮮百合、紅棗洗淨後備用。

在鍋內加入適量水,依序放入白木耳、百合及紅棗,燉煮至銀耳透明黏稠,再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後即可食用。

(文/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

【延伸閱讀】

秋季美食與藥物交互作用 你吃的藥上榜了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多好發於45至64歲之間,台灣又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且為女性癌症死因排行第四名,不得輕忽嚴重性。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指出,目前可透過局部與全身性進行治療,其中局部治療氛圍外科手術和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常有眼睛紅癢的症狀嗎?恐是因眼球表面的眼白處結膜發炎所致!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空氣污染、花粉、二手菸或空氣中PM2.5的懸浮粒子等,可能埋下過敏性結膜炎的危險因子,化妝也可能是引起過敏性結膜炎的主因。急性結膜炎傳染率高 雙眼恐同時感染配戴隱形眼鏡時也要多注意,隱形鏡...

閱讀詳情 »

減肥瘦身時還能兼顧增強免疫系統的水果就屬檸檬啦!檸檬這種水果,沒有辦法直接生吃,卻可以拿來應用在生活各種地方,甚至是減肥也可以利用喝檸檬水,達到替代高糖份手搖飲,達到減肥 的功效喔!我們常見餐廳裡都使用的檸檬水,切一小片放在水裡增加水的層次感,讓顧客感覺水被升級了!由於檸檬去除異味的能力強,除了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準媽媽懷孕期間總會擔心營養不足影響到寶寶,為了讓準爸媽用快樂的心情孕育健康的寶寶,衛生福利部特別製作健康「好孕日記」,整理好孕4階段撇步提供給準爸媽們參考。國民健康署表示,好孕4階段分為備孕期、第1孕期、第2孕期以及第3孕期,從備孕期開始,理想懷孕約為20至35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