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換水法大腸鏡檢查 免麻醉疼痛感減輕

換水法大腸鏡檢查 免麻醉疼痛感減輕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預防大腸癌和治療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是透過大腸鏡檢查,但對病人而言,不麻醉的大腸鏡檢查可能帶來疼痛,無痛大腸鏡檢查卻須面臨全身麻醉風險,皆讓人望之卻步。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內視鏡室主任謝毓錫醫師表示,透過研究顯示,在不麻醉的情況下,透過新式換水法,比過去的方式更能減少疼痛,並增加大腸腺瘤的發現率,為病患帶來更多選擇。

謝毓錫主任表示,在不麻醉的前提下,使用新式換水法,比浸水大腸鏡及傳統充氣大腸鏡更能有效減少疼痛,此研究論文已刊登於世界知名腸胃病學期刊。過去為改善大腸鏡檢查過程的不適感,醫界不斷改良檢查方式,像是可變硬式大腸鏡、電磁內視鏡顯影等,但以上方法不僅需要額外的器材和費用,效果也仍具爭議。

過去不麻醉的大腸鏡檢查,病患常因檢查過程中疼痛難忍,造成可能無法完整檢查至盲腸,若能改善檢查造成的不適感,不僅能提升檢查至盲腸的成功率,也能讓患者接受追蹤檢查的意願提高。謝毓錫成功研發出浸水法,以水代替原本的空氣,將大腸撐開,改善大腸鏡檢查時,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其原理是先抽出大腸多餘空氣,再以一邊灌水、一邊抽水的方式,反覆灌入乾淨的水、吸出髒水。過程中不僅能洗淨腸道,讓腸鏡看得更清楚,也可改善病人的不適感。

實驗過程中,謝毓錫和研究團隊收集270位病患,隨機分為充氣法、浸水法與換水法3組,每組90人在不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檢查。研究結果顯示,以病人反應無痛感比例來看,換水法高達61.1%,優於常規充氣法的30.0%及浸水法43.3%。此外,研究也顯示,換水法在接近盲腸的右側大腸腺瘤發現率較高,高達26.7%,勝過充氣法的11.1%和浸水法的14.4%,成功解決過去大腸鏡在大腸末段檢查較不清楚的困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98

相關推薦

雞湯營養豐富又美味,許多家庭把雞湯當作滋補的佳品,同時家中有病人時也往往熬一鍋雞湯作為補品。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內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等。湯裡所含的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所以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調查顯示,幼兒園平均每週供應6次高油糖鹽方式烹調的菜餚、4.5次高油糖鹽點心。由於2~5歲是飲食習慣建立的關鍵期,民間團體呼籲,主管機關應訂定幼兒園餐點營養標準,減少供應高度加工的食品,並多供應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食物。日前曾有家長出面指控,幼兒園提供的兒童飲食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50多歲的陳先生,先前參與糞便潛血檢查,發現呈陽性反應,到醫院求診並接受大腸鏡檢查,在乙狀結腸處發現超大的有莖型息肉,大小接近4公分。最後透過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手術,一般術後不必住院,但為安全起見,陳先生住院2天觀察,出院後恢復情況良好。負責診治這位陳先生的安南醫院消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