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搬重物、肥胖當心「脫腸」 嵌頓性疝氣腸子壞死恐要命

搬重物 肥胖當心「脫腸」 嵌頓性疝氣腸子壞死恐要命

【NOW健康 王詩茜/宜蘭報導】1名體重高達130公斤的許男,因雙側陰囊腫漲、疼痛、嚴重影響行動而求診,經博愛醫院泌尿科洪巨軒醫師透過超音波診療後,發現許男雙側陰囊中充滿了疊繞的腸子,確診為雙側腹股溝疝氣。經手術治療後,許男已完全改善陰囊腫脹及行走困難的窘境,順利出院返家。


常搬重物、體重過重 是疝氣危險因子


疝氣就是俗稱的「脫腸」,是當部分內臟(最多是小腸)經腹壁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向外不正常凸出的現象,常發生在鼠蹊部上方、肚臍、腹部等部位。依照發生部位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臍疝氣等;其中又以鼠蹊部的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約占所有疝氣中的9成。


腹股溝疝氣的發生與長期腹內壓過高有關,常見因素包括:常搬重物、長期便秘、因攝護腺肥大排尿不順、抽煙導致長期咳嗽者或是像許先生因體重過重、腹壁肌肉較弱等。


站立或肚子用力疝氣最明顯 有疼痛感恐是腸子壞死


洪巨軒醫師表示,疝氣的症狀通常在站立或肚子用力時最為明顯,患部會鼓起1個軟的腫塊,躺下或放鬆時,軟組織便又自行退回位置,通常不會有疼痛感。但若腫塊處伴隨有劇烈疼痛感產生時,有可能是因過多的腸子卡在疝氣的缺口,使腸子腫脹或壞死,造成嵌頓性疝氣,這時就必須馬上手術治療,避免引發敗血症或致命風險。


微創腹腔鏡疝氣手術 傷口較傳統外切手術小


洪巨軒醫師說明,手術是目前疝氣的唯一治療方式,透過手術使用人工網膜來修補疝氣缺口。傳統式外切手術,單邊會有約5公分傷口;而新式微創腹腔鏡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TEP),則有傷口小(3個不到1公分的傷口)、出血少,保留較多鼠蹊部筋膜與肌肉,恢復較快,術後約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等優點。許先生因症狀嚴重,手術中花了一些時間將脂肪與腸子推回腹腔中後成功修補疝氣缺口,術後許男也已返家回復正常作息。經過這次的經驗,許男決定開始認真瘦身,定期回診追蹤,目前體重已逐步下降中。


洪巨軒醫師強調,要使疝氣痊癒,只能靠手術修補。透過人工網膜修補缺口,已可大幅降低疝氣復發率,術後隔天即可出院。建議有症狀的民眾絕不要拖,及早就醫診治以避免症狀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補助第3代微脈衝黃斑部雷射 輔助藥物治療不惡化
▸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這幾天氣溫偏低要小心,冬天可是容易中風的季節! 不要以為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40歲左右的中壯年, 常常在洗澡前後沒有做好保暖工作,突然在浴室內中風,究竟該怎麼防範?在冬天一踏出門,冷風一吹來,常常讓人不知不覺縮起身, 抵擋寒風。很多人都知道在戶外要保暖,卻忽略了在室內保暖工作的重要性。像是在洗...

閱讀詳情 »

腳底養生 中醫腳底養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因為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發生病變後,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映出來。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中醫腳底養生有兩個特點: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實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法很容易...

閱讀詳情 »

【手機防輻射】 ①兒童只應在緊急下才使用手機並遠離頭部 ②通話時使用免提模式或有線耳機 ③避免在信號微弱時用 ④避免24小時和手機形影不離 ⑤手機鍵盤一側朝身體外部放 ⑥避免長時間用通話 ⑦手機聽電話時左右耳換用 ⑧不緊急儘量短信聯繫 ⑨避免在公眾場所用手機 ⑩選擇特定吸收率最低的手機 ...

閱讀詳情 »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瘦腿小妙招】 ①仰躺,雙腿併攏,腳掌貼地,膝蓋向上彎曲,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②收緊腹部,右腿伸直往天花板方向舉起,直至與地面垂直,左腿保持不變 ③保持動作2的姿勢,以腳踝為中心,腳掌做順時針的旋轉 ④以臀部為中心,整條右腿沿著順時針旋轉。然後換邊進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