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擔心染疫不敢上醫院… 她突腿麻、手拿不動筷拖半天成右側全癱

▲醫師與患者進行中風後恢復測試。(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再怎麼擔心染疫,防疫期間,有病還是得上醫院!台中一名有三高及心律不整的85歲婦人,平時規律服藥,能自理生活,但上月某日在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發麻,中午吃飯時右手更無法拿筷,起初並不在意,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這才送急診,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已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右側全癱,讓醫師大嘆「很遺憾」。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紫英表示,事發當天,婦人一如往常整理菜園,起身時卻覺得右腿痠麻,原以為是蹲太久,休息一下就能改善,但到了中午吃飯時,竟連右手也無法持筷、拿湯匙,需要家人協助餵食,偏偏家人此時仍對婦人的症狀毫無警覺,也認為疫情期間不宜赴醫院檢查,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婦人就這樣一路拖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家人這才認為不對勁,緊急將她送醫治療,已經錯過治療黃金3小時,不能使用血栓溶血劑、動脈取栓術等方式治療,僅能以傳統中風照護及治療方式。

黃紫英說,目前婦人意識清楚,但右側全癱、言語表達困難,需以輪椅代步、飲食依賴鼻胃管餵食。他大嘆,當初若能把握治療黃金時間,或許還能如往常自理生活。

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前者是因血栓塞住血管,使血流無法通過,造成組織缺氧;後者是因腦部血管破裂,使血流溢出血管,造成局部組織壓迫及缺氧,兩者都會出現中樞神經學症狀,如肢體無力、感覺麻木、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有高達7成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

黃紫英強調,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於中風後3小時內,可以採取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方法,增加復原機會,或配合腦血管攝影,在6小時內啟動動脈取栓術,在動脈內放置支架進行取栓,來降低腦組織受損的範圍。但婦人到院時為時已晚,僅能使用抗凝血劑、血小板抑制劑等傳統通血路藥物,防止血栓繼續生成擴大及預防二次中風,但無法將已阻塞的血栓溶解並打通血管,而拯救腦組織免於缺血壞死的傷害。

醫師提醒,民眾應謹記辨識中風口訣「臉、手、說話、119」。當自己或親人朋友出現1. 臉: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2. 手:雙手平舉10秒出現單側手臂下垂,3. 說話:口齒不清及言語表達障礙,4. 119:就應立即撥打119送往急診,接受評估及可能的積極治療。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精確掌握「11景點擠爆150萬人次」 指揮中心首曝追蹤秘密武器

公立幼兒園首例!4歲男童染疫全園停課2周 師生加廚工121人列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呂怡潔 / 台北報導 民眾對3C產品依附性高,長時間過度用眼,導致老花眼提早報到。眼科醫師表示以前國人平均40歲才有老花,現在下修至35歲;驗光師也說,除了要選擇專業醫學驗光與科學配鏡,搭配「大學i精準智能驗配術」,可降低傳統人工驗配失誤率。新型的老花多焦眼鏡可依民眾需求客製化...

閱讀詳情 »

韓國當局今日表示再有兩名確診者感染武漢肺炎變種病毒株,兩人皆自英國入境,其中一名80歲男子在隔離期間心臟停止跳動,送醫後不治,境內感染變種病毒人數上升至5人。根據中央社引捨韓聯社報導,政府證實今日再添2起感染變種病毒案例,分別為日前心臟停止跳動後送醫不治的80多歲男性及正在隔離中的20多歲女性。這名...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截至今天中午12時,全球共計8196萬8448人染疫。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披露已有27例確診病例,接著爆發全球大流行,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1月20日開設,全力防堵疫情。行政院長蘇貞昌下午到疾管署參加「守...

閱讀詳情 »

長榮航空紐西蘭籍機師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還傳染給廣明子公司員工,桃園市衛生局當時指出,紐籍機師於衛生單位疫調時,未詳實告知接觸史及活動史,防礙防疫措施介入時機,依法加重處分新台幣30萬元。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長王文彥今日表示,紐籍機師遭裁罰30萬元罰鍰已於29日繳清。武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