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低頭族烏龜頸上身 3招姿勢救頸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低頭族烏龜頸上身 3招姿勢救頸椎

愛玩手機的低頭族、常用電腦的上班族,可能已「烏龜頸」上身!許多人因長期使用3C產品姿勢不正確,頭頸向前傾、背部拱起,從側面看就像烏龜探頭般,形成俗稱的「烏龜頸」,姿勢不良不僅會造成肩頸痠痛,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長骨刺、椎間盤突出;肺活量不夠造成胸悶氣短,甚至循環、代謝、消化與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影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人體維持頸部直立,主要是靠肌肉支撐。姿勢不良會對頸部造成極大負擔,容易使頸部肌肉力量分布不平均,當脖子向前伸時,後面肌肉會用力,長期處在緊繃狀態,可能引發肌肉拉傷、肩頸痠痛等症狀。
 
長期姿勢不正確 當心椎間盤突出
當頸部肌肉一直被往下拉,骨頭與骨頭間的軟骨「椎間盤」會承受不了壓力。若長時間被肌肉拉扯擠壓,椎間盤會漸失彈性,甚至往某一側邊凸出,擠壓到一旁的神經。椎間盤突出會引發肩頸、手臂痠、痛、麻;或是肌肉無力,有些人會覺得頸部、手臂有水在流或螞蟻爬過。
 
武俊傑主任提醒,要預防烏龜頸,最重要的是使用3C產品時保持正確姿勢,打電腦要挺直背部貼椅背,鍵盤放置高度與前臂平行,下巴收起,視線平視略往下約15度,提醒自己身體不要越來越往前傾,每半小時起身動一動,以下3招簡易放鬆法,利用零碎時間就能做。 

1.頸部肌肉伸展
頸部長期緊繃,要適度伸展放鬆。最簡單的動作是以手輔助壓頭,輪流伸展頸部兩側肌肉,每邊停留5秒,左右各做2、3回,大約半分鐘,對鬆弛頸部有一定幫助。
  
2.熱敷脖子
針對頸部僵硬可多熱敷,利用熱敷墊或熱水袋,一天熱敷頸部2至3次,對改善初期肩頸痠痛有幫助;冬天可用暖暖包替代,但記得不要敷到睡著,以免燙傷。
 
3.靠牆站立
頭、頸、背部往後貼近牆面並收下巴,持續5分鐘左右,每天至少一次,站久了自然能站挺。
 
武俊傑主任強調,姿勢不良,絕對可以靠意志力調回來!烏龜頸症狀可大可小,一般的肩頸肌肉痠痛是可逆的,若出現神經壓迫症狀,就已經達到不可逆的程度,必須做醫療處理。建議從復健開始,如果3個月至半年未見改善,可變需進一步檢查,甚至手術改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有牙周病,該怎麼刷牙、潔牙甚至挑選漱口水才正確?你確定你真的知道嗎?當代牙醫診所院長葉立維觀察,日常「牙齒保健」和「牙齒保養」問題,是門診很多牙周病患者的共同疑問。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正確的刷牙、潔牙,就可以幫助一般人預防牙周病上身。但可惜的是,國內牙科門診經驗...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今(12)日下午公布正式取得德國BioNTech SE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有條件授權的授權書,於授權書有效期間內可與台灣主管機關協商完成最多3千萬劑的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指揮中心事前知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未停,台灣東洋今(12)日臨時召開記者會,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宣布取德國新冠疫苗的台灣代理授權,最多將可取得3000萬劑新冠疫苗,明年第一季可到貨1000萬劑,可供500萬人施打,後續將與台灣主管機關協商,同時對外說明BNT疫苗研製進展及冷鏈、倉儲等因...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失智照護在亞洲表現不俗!根據最新公布的一份《2020年失智症創新準備指數:全球30個城市》調查評比顯示,台北市名列亞洲第3名、全球的第15名,在評比各面向中,台北市以策略及承諾面向為最優,因為具備有失智症行動計畫、失智症網絡小組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