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擔心血栓引發中風? 定期監測好放心

擔心血栓引發中風? 定期監測好放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您知道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心臟科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心瓣膜疾病、心律不整、以及周邊動靜脈血管疾病。大部份病患都會給予抗凝血藥物,其中又依照藥物作用不同,大致分成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血劑,前者以阿斯匹靈為代表,後者則以可邁丁為代表。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副院長虞希禹表示,在各種抗凝血劑之間,可邁丁(Warfarin)由於歷史悠久,使用經驗豐富,藥物交互作用研究廣泛,所以仍是各種心律不整以及瓣膜疾病的首選抗凝血藥物。簡單的說,可邁丁能拮抗維他命K作用,減緩血栓物質形成,進而延遲血液凝固,以預防血栓形成 。

不過,服用抗凝血藥物需注意,由於其治療劑量範圍較狹窄,多吃一點就易過量,造成出血的副作用;少吃一點則可能導致劑量不足,使血栓產生導致血管栓塞,因此,定期檢測凝血指數就顯得格外重要。此外,理想的INR指數範圍依患者的年齡、疾病狀況而有所不同。

在以前,服用抗凝血劑病患必須按時到醫院檢測抗凝血指數強度,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已有居家監測儀器,從檢測到資料產生只需幾分鐘,讓患者能夠即時監測凝血指數,不但省去天天前往醫院檢測的時間,也讓不方便到醫院檢測的病患(例如住地偏遠,短期出國),找到了一個新選擇。

虞醫師提醒民眾,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平時應定時、定量服用,並定期回診,飲食習慣也盡量維持固定,青菜蔬果還是要吃,就是約略每週定量.患者在拔牙或開刀前,應告知醫師有服用抗凝血劑,以免術後出血不止。自行居家測量若發現INR值持續不穩,應盡快回診檢討及調整藥物使用情形,以免導致中風或出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0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正面臨暖化造成的影響,也讓每年夏天溫度越來越高,也讓與「熱」有關的疾病發生率持續增加。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指出,熱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中暑,在夏天最為常見,比熱衰竭更為嚴重,一旦不小心中暑,這時中心體溫大於攝氏40度C,且合併中樞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再加上三級警戒持續延長,許多民眾擔心被傳染,即便身體出現不適症狀也不敢就醫。根據英國醫學期刊指出,癌症患者若治療延遲一個月,即可能會增加6-13%的死亡風險,且死亡風險會因延遲的時間增長。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2年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常見症狀為排便習慣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台灣好媳婦」藝人佩甄在螢光幕前一直維持亮麗光采,原本臉就不算大的她,近來更讓許多人對於她線條緊實的小V臉抱以欽羨的目光。對此,她不藏私的透露,最初接觸到電波拉皮,臉部肌膚就有慢慢變緊緻、拉提的感覺,尤其新一代鳳凰電波的推出,她實際體驗後感覺臉部線條更V、更明顯緊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居家防疫及WFH在家工作已是後疫情時代的新生活趨勢,由於減少正常社交造成的人際關係疏離焦慮,使許多人轉而透過零食、汽水、酒類等高熱量食品來「自我療癒」,據美國NCBI調查發現,有22%成年人自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胖了5–10磅(約為2.2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