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攝取足夠水分好重要!揪出4大腸道問題,原來都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超過3天以上食慾不振要小心!

攝取足夠水分好重要!揪出4大腸道問題,原來都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超過3天以上食慾不振要小心!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攝取足夠水分好重要!揪出4大腸道問題,原來都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超過3天以上食慾不振要小心!

腸胃不適是件很難熬的事情。不管是突如其來的腹瀉,或是惱人的便秘、腹脹、腹悶,每一樣都讓人感到措手不及,想要緩解不適,卻又不知道有哪些方法,難道,真的無法改善嗎?

 

常見的4個毛病

攝取足夠水分好重要!揪出4大腸道問題,原來都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超過3天以上食慾不振要小心!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明,撇開是否罹患重大疾病,退休族群常見的腸道毛病,大概有以下4種:

1.便祕:水分與蔬菜水果攝取過少,如廁時糞便無法順利排出,待在腸道越久變得越乾,也容易造成肛門裂傷、造成排便出血。

2.消化不良:由於飲食習慣不良所導致的消化問題,常常感到腹悶、腹脹,建議採取少量多餐以及清淡的飲食方式。

3.排氣不順:因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漿等,出現脹氣、腹痛等症狀,也有可能是大腸急躁症。

4.食慾不佳:由於牙口功能或體力不如以往,少了運動量,當然也就吃不下,雖有飽足感,但其實沒吃多少東西,超過3天以上應立即就醫檢查,排除胃潰瘍的可能性。

 

攝取足夠水分

攝取足夠水分好重要!揪出4大腸道問題,原來都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超過3天以上食慾不振要小心!

糠榮誠醫師提醒,即使上述的4個問題看似都是小毛病,但是如果置之不理,不去改善生活作息或習慣,還是有可能衍生其他疾病。

以便祕、消化不良而言,每天最好飲用2000CC的水,補充身體所需之餘,更能促進腸道蠕動;容易脹氣、腹脹的人,平常就要減少攝取難以消化的食物,如各項奶類製品、油炸類、豆類、洋蔥、玉米等,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一起為腸胃健康把關。

 

【延伸閱讀】

這樣吃,有效預防大腸癌

腸胃炎的正確飲食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1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個案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1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3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5例本土病例(其中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8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

閱讀詳情 »

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列席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表示昨日專家會議討論高端MVC-COV1901新冠肺炎疫苗專案製造申請案,由於其中和抗體效價是AZ的3.4倍,最終核准製造。至於總統蔡英文是否帶頭施打國產疫苗,提升打氣?指揮官陳時中僅簡短回應,「尊重她本人意願」。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則表示,總統、副總統...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國內疫情已較為穩定,為兼顧國內妥善安排人力及實務上業務需求,自今年7月20日起恢復移工調派至同一雇主之其他工作場所。至於工作延伸(即雇主指派移工至客戶契約履行地工作),考量移工流動性較高及染疫風險,仍暫緩解封,未來將視疫情再行檢討。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疫苗真的來了,高端疫苗今(19)日正式通過緊急授權使用EUA,獲食藥署核准專案製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曝光最快供貨時間點落在8月份「少量供應應該沒問題」。不過,外界要求揭露做為審查標準的國人接種AZ疫苗抗體效價數字,陳時中則拒絕,稱因聯亞疫苗還在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