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攝護腺肥大狀態自評

攝護腺肥大狀態自評

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很常見的問題,常會造成男性排尿不順、尿不乾淨、甚至頻尿等眾多不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其實攝護腺肥大可藉由用藥以延緩惡化、改善症狀,提醒民眾若有排尿異常問題或自評分數達8分以上時,最好及早就診接受檢查為佳。

攝護腺肥大狀態自評

 

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很常見的問題,根據統計40歲約有1成男性有攝護腺肥大問題、60歲約5成、80歲則有8成男性有此困擾,黃建榮醫師說明,良性的攝護腺腫大經常會造成排尿上的問題,也會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建議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最好及早就診檢查。

 

由於攝護腺肥大幾乎是難以完全防範,因此定期檢查有其必要性!建議民眾亦可使用「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 (IPSS)」做自評參考,只要依照個人的狀況回答下列問題,做答時可回想過去5次小便是否有出現下列敘述狀況以及發生頻率,「發生0次」(症狀完全不符合)得「0分」、「發生5次」得「5分」,依序將各題分數加總以瞭解自己的攝護腺狀態:

1. 您是否有小便解不乾淨的感覺?

2. 您是否不到兩小時就要再去小便一次?

3. 您是否有小便斷斷續續的現象?

4. 您是否有憋不住尿的感覺?(尿急就憋不住)

5. 您是否有小便無力的感覺?

6. 您是否需要用力才能解出小便?

7. 晚上睡覺時您一般需要起床小便幾次?

 

上述7項問題總分加總即可初步瞭解自身攝護腺的狀態。若總分為0至7分屬於輕度狀況,建議定期檢查即可;若總分為8至19分則可能為中度攝護腺肥大,建議主動就診接受檢查與治療;若總分超過20分以上時恐為重度攝護腺肥大,應立即就診接受治療為佳。

 

黃建榮醫師補充,「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僅為診斷依據之一,臨床上仍會搭配肛門指診進行診斷,由醫師觸診可得知攝護腺的大小、形狀、軟硬及腫脹狀態,也可一併檢查是否出現腫瘤或疼痛問題,以得知是否可能為攝護腺癌,並視醫師診斷搭配必要的尿液、血液或超音波檢查;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可定期接受攝護腺檢查,以及早察覺病因、及早接受治療。

 

攝護腺肥大相關問題,建議諮詢「泌尿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

 

延伸閱讀:

【攝護腺肥大的預防與保健】 https://havemary.com/article.php?id=3182

【攝護腺肥大的成因與症狀】 https://havemary.com/article.php?id=3175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攝護腺肥大狀態自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首批AZ疫苗今(22)日全台同步開打,行政院長蘇貞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搶打第一針」帶頭希望讓民眾安心,效果真的出來了嗎?國內一份最新調查結果就顯示,有3成9民眾會因為蘇揆率先施打而提高接種意願;且有超過4成民眾表態會因總統蔡英文率先施打提高接種...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輕微咳二聲,怎麼想得到竟是癌!根據統計,8成以上的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在台灣,一確診就是晚期的肺癌病人占比超過6成5,這一群晚期肺癌病人面對的挑戰,往往是全身性的治療,但亞東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張晟瑜多年經驗發現,比迷信「偏方」更要命的,其實是病人在治療過程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肺癌在最新的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上,占據第2位,發生率居高不下,且發生率還在逐年上升中,更可怕的是,8成以上的肺癌早期沒有症狀,常延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早期肺癌篩檢的利器,醫界首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但哪些人才適合做它?國內肺癌名醫點名4...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著、站著,什麼姿勢,背都在痛!63歲的張女士左半邊背2年來持續疼痛,吃止痛藥也只能暫時緩解1、2個小時,看遍各大醫院、診所都找不到病因,最後轉診到心臟內科,才發現自己3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嚴重阻塞,背痛其實是心肌梗塞的警訊。 張女士回想左邊肩胛骨是從2年前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