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形前停看聽 醫美「制度平台」愛美人有保障

整形前停看聽 醫美「制度平台」愛美人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日某網紅投資開設的醫美診所無預警關閉,導致民眾、廠商和投資人求償無門,不僅患者,看診醫師同樣受害。台灣整形醫美無論是醫師的技術和學術水平享譽國際,每年吸引大量患者前來台灣,是活絡醫療觀光的重要產業。然而媒體日前的負面新聞,導致所有專業認真的診所,形象通通被拖下水,劣幣驅逐良幣,實屬不公平,更影響民眾對整形醫美的信賴感。

為保障醫師與民眾權益,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將建立「通報平台」,透過資訊「透明化」,方便專科醫師和民眾查詢。此外,學會也提出10點醫美醫療院所的注意事項,幫助民眾慎選合適院所。

負面事件層出不窮 影響整體醫美形象

一位不願具名的年輕醫師沈痛表示:「我之前被實際經營的老闆説服擔任某家連鎖醫美院長,後來惡性倒閉,所有債主找上我,他卻避不見面,一切撇得一乾二淨!」規避手法如出一轍,且不斷重演。之前更有不肖諮詢師到處流竄各診所,欺騙業者、醫師和患者,詐領佣金。甚至有媒體報導無照人員違法開班傳授縫合雙眼皮,產品設備廠商聯合壟斷抬高售價等。媒體上的負面新聞,影響患者對整形醫美的信賴感。

建立「制度平台 不肖人員無所遁形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蔡豐州醫師指出,學會將建立「通報平台」,讓不肖的業者、廠商、諮詢師和醫療從業人員無所遁形,不當的手法藉由客觀事實揭露。這可說是醫療從業人員資訊平台透明化的革命,方便專科醫師和民眾查詢。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國輝醫師樂觀指出,唯有民眾和醫師共同把關,台灣整形醫美產業才能在所有部定專科醫師的守護下,蓬勃發展。

美容整形前宜停看聽  10點提醒護權益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建議,民眾在選擇美容整形醫師、產品和醫療場所時,也應注意以下十大要點:

1.檢視醫療機構現場是否揭示「開業執照」於明顯處。

2.檢視醫事人員執業執照。

3.檢視手術醫師是否揭露其「專科醫師別」。

4.不確定的話,歡迎到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網站查詢,我們樂於協助您

5.彼此良好溝通,確認風險承擔。

6.執行療程前,記得檢視同意書的內容。

7.確認醫療器材及藥品的合法性。

8.詢問執行雷射、超音波等醫療儀器者是否為醫療人員。

9.別掉入促銷廣告的陷阱。

10.考量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態,重大疾病或服用不明藥物,千萬不能隱瞞。

民眾可至衛福部醫事人員系統及本會專科醫師地圖查詢醫師是否具衛福部核定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資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武漢肺炎持續延燒,為防疫措施,許多民眾得滯留中澳港地區,其中若為慢性病人,因有長期用藥需求,就怕面臨斷藥困境,因此臺中慈濟醫院起開辦「受託人代為就醫領藥」服務,只要滯留中港澳地區病人只要具健保身份,且曾於去年10月後在院內就診並由醫師開立慢性病用藥,就可委託親友就醫領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3歲的陳小姐近期感覺胃悶不適、食慾降低,與腸胃科醫師問診,檢查後腸胃並無異常,但胃部不適感仍然存在。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全身健康檢查,透過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發現胰臟有大約1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初期,由於位置接近胃部,導致她一直認為不適症狀是腸胃疾病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自我照顧提升防疫力仍十分重要。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和藥學部中藥科共同研發製作「養生祈福飲」,由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感恩臨床醫護人員為防疫付出,分送中醫部參照古方研發「養生祈福飲」,慰問一線同仁辛勞。同仁喝下熱騰騰防疫飲品,感受微苦後的甘甜,紛紛感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約50歲吳姓女士,因為腎臟萎縮,接受血液透析治療15年,因為跟先生只生有一子,擔心兒子未來需要獨自面對父母年老時的壓力,捨不得把「是否插管急救」等醫療責任交給兒子作決定,因此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預約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在家人陪伴下,提早先討論、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