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後決定權在你自己」 預立照護無需親人承擔

「最後決定權在你自己」 預立照護無需親人承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投一名約50歲吳姓女士,因為腎臟萎縮,接受血液透析治療15年,因為跟先生只生有一子,擔心兒子未來需要獨自面對父母年老時的壓力,捨不得把「是否插管急救」等醫療責任交給兒子作決定,因此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預約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在家人陪伴下,提早先討論、思考,為自己生命的最後作決定。

自主選擇臨終方式  無需留給家人承擔

家醫科王郁菁醫師與護理師、社工師等專業人員前往南投醫院洗腎中心,至病床旁與吳女及其家人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務秘書暨腎臟科主任莊宗芳醫師也是吳女的主治醫師,他也全程在旁陪伴。

吳女表示兒子今年就會滿20歲,打算等到兒子成年後,一同完成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在特定的臨床情境狀態,可以自主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行為,不把這個困難決定留給家人去承擔,先生與兒子都很支持吳女的想法與決定。

預立醫療照護  生命最後有尊嚴

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可以帶著親人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由醫療團隊進行諮商,討論當面臨生命末期、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符合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等5種情形時,可以拒絕維持生命的治療的決定。

每個人都可以提前思考自己在面臨生命終點時,希望自己能夠以什麼樣的方式接受醫療照護,為自己的最後作決定,藉由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在專業醫療團隊的引導下,可以與家人一起談論死亡,預約自己的善終,當生命最後一刻來臨時,也讓家人能夠安心,不會不知所措,減少遺憾。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4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根據國健署公布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8年診斷出1萬4214名乳癌個案,平均約每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而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發生率高峰年齡介於45至69歲。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所有女性朋友,雖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影響了全球民眾的生活已持續接近2年了,除了威脅生命安全,並帶來生理上的病痛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醫療團隊發現部分個案即使在病毒感染痊癒之後,仍然有持續數個月的殘餘神經精神症狀,包括失眠、憂鬱、疲憊、思緒模糊、記憶喪失、心悸等等現象,學界稱之為「急性後期新冠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宜蘭報導】1名體重高達130公斤的許男,因雙側陰囊腫漲、疼痛、嚴重影響行動而求診,經博愛醫院泌尿科洪巨軒醫師透過超音波診療後,發現許男雙側陰囊中充滿了疊繞的腸子,確診為雙側腹股溝疝氣。經手術治療後,許男已完全改善陰囊腫脹及行走困難的窘境,順利出院返家。 常搬重物、體重過重 是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方面,第12輪第2階段疫苗於今天(25日)上午10點開放預約,對象為23歲以上接種BNT第1劑,以及7月16日前已接種莫德納第1劑者可預約第2劑,不過,前半小時午系統仍塞車。 符合本輪BNT預約資格者共有93.2萬人,已有53萬6,000人完成預約,指揮中心估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