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韓劇聲勢看漲,從《魷魚遊戲》、《海岸村恰恰恰》到《以吾之名》都接連開出收視紅盤,劇中女主角們的高顏值更是影迷們討論的話題之一,連帶增加相關醫美手術的詢問度,醫美診所醫師倪宗聖和醫美診所醫學美容主治醫師吳丞鎧,也特別公開近期最熱門的三大療程和流行趨勢。

黃金鼻例大公開 韓式隆鼻訂製完美鼻型

倪宗聖醫師表示,鼻型有俗稱「三長五短」的黃金比例,也就是鼻子長度佔整臉的三分之一、鼻翼則佔臉寬的五分之一、鼻頭的挺度應與嘴巴及下巴連成「三點一線」,而隆鼻手術又可分為不同段式,像是傳統一段式隆鼻、二段式隆鼻及三段式隆鼻,一段、二段式隆鼻主要以L型鼻模墊高鼻樑,兩段式會再取自體軟骨移植到鼻頭,三段式隆鼻又被稱為「韓式隆鼻」,是以I鼻模墊高鼻背、取耳軟骨置於鼻頭,也會用鼻中膈軟骨、自體肋軟骨或人工骨架高鼻型,量身訂製適合臉型的比例。

若是害怕在臉上「動刀」,也能透過微整注射的方式達到調整鼻型的效果,醫美診所醫學美容主治醫師吳丞鎧表示,一般最常見的填充物是玻尿酸和晶亮瓷,玻尿酸質地柔軟,是人體本身就有的分子,所以副作用低,卻也因此會自然降解被人體吸收,維持度較短,而晶亮瓷則是質地較硬,維持度較長,但無法被身體吸收,也無法降解,因為針劑特性各有不同,建議在施打前應就個人條件和預算等評估。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吳丞鎧醫師說明微整注射細節。

雙眼皮、單眼皮的關鍵差別 台、韓流行大不同

倪宗聖醫師指出,台灣在近10幾20年前,崇尚較自然的雙眼皮形狀,這樣的風格較具有東方美,眼頭大多是封閉式,到眼尾會比較開,直到近10年來才開始流行起大外雙式的雙眼皮,這樣的雙眼皮因為摺痕較寬,所以上妝後效果明顯,但因為國情和審美觀念不同,在韓國還是比較流行自然風格的雙眼皮。

至於為何有雙眼皮、單眼皮之分?倪宗聖醫師說明雙眼皮是眼皮的表皮,在最深層處有天生的沾粘,眼睛打開時就會形成摺痕,達到修飾和放大眼睛的效果,單眼皮則是眼皮少了沾黏,容易使眼睛看起來細長且眼神銳利,若要施行雙眼皮手術,則有縫、割和釘書針式三大類型,縫雙眼皮有恢復快速、傷口小等優點,但相較之下,割雙眼皮的持久度較佳,而訂書針式縫雙眼皮,源於韓國類似訂書機的器械,可以像釘書機一樣,在表皮和結膜層打下針孔,再依針孔縫雙眼皮,但隨技術進步,現在不一定會用到該器械。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倪宗聖醫師講解手術細節。

下巴手術兩大類型 植入物材質、價格區別

若想擁有完美臉型,要如何調整下巴比例呢?倪宗聖醫師表示,植入下巴假體是較常見的方式,手術類型主要分成「口內開法」和「口外開法」兩種,口內開法的傷口會藏在口腔內部,因為恢復期短,是多數醫師建議的方式,口外開法則是以橫開方式處理,傷口會曝露於下巴,恢復期較長且疤痕較明顯。

倪宗聖醫師進一步說明,從下巴模的類型來看,則有矽膠、卡麥拉、人工骨三種,矽膠的價錢較低,會直接選擇適合的形狀植入,卡麥拉和人體的相容性較高,也會以適合的形狀植入,再來是近年興起的人工骨,因為材質是高度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可與皮膚組織緊密結合,降低假體的排斥或感染機率,在手術時會選擇接近的,用切割或打磨調整後植入。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倪宗聖醫師進行術前評估。

手術前應審慎評估 術後配套確保安全

此外,倪宗聖醫師也提醒,從事如隆鼻、墊下巴等醫美手術時,若要植入假體,除了考量價格,材質方面和是否符合自身條件也是一大重點,民眾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選擇。吳丞鎧醫師也表示,在從事手術前,選擇有信譽的醫美診所更是至關重要,良好的醫美診所除了要有合格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也必須具備術前、術後的相關衛教系統,民眾在變美的同時,才能兼顧安全與衛生。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揭密!2021年3大熱門韓國醫美趨勢

▲吳丞鎧醫師提醒民眾應選擇有信譽的醫美診所。

【延伸閱讀】

音波、電波怎麼選? 人氣拉提手術全攻略

疫情後醫美掀熱潮 這療程最多人願意嘗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作者:洪毓琪台灣的氣候溫暖、潮濕,特別適合蟑螂生長、繁殖。尤其是,隨著夏日來臨、氣溫回暖,小強活躍程度更是驚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蟑螂不但破壞環境衛生、影響觀瞻,更是可能的潛在過敏因子。因此,如何維護居家環境清潔、積極除蟑,可謂避免過敏症狀反覆發作的防範關鍵之一! 氣喘是因對蟑螂過敏?僅次塵蟎的第二常...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夏日水果很甜,糖尿病患應選擇不吃?醫師指出,糖尿病患並非所有水果都需忌口,水果除了糖分,還包含大量維生素、纖維質等重要營養素,只要選擇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少吃高升糖指數水果,就能避免血糖高低不穩,釀成病灶擴大。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民眾及糖尿病友對水果甜度與血糖高低的關係,常...

閱讀詳情 »

作者:駱慧雯「濕熱體質」作怪,讓人每到梅雨季節或夏季就渾身不對勁,特別容易有頭重腳輕、腹部脹悶、反胃噁心的感覺。中醫師表示,改善濕熱體質應從肺、脾和腎功能著手,民眾在家可多儲備8種食材,並依據症狀表現和生活特性適度食用,幫助身體除濕散熱,一點都不難! 天氣好熱~濕熱體質特別愛做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