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形風潮旺 專家:選擇需經多方評估

整形風潮旺 專家:選擇需經多方評估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現代人重視外表體面,在美感經濟當道的社會風氣下,不管男女老少都想要自己看起來在最佳狀態,尤其面試時,有可能因為外表或多或少被加分,列入評分的潛規則裡,許多醫美、整形診所紛紛成立,想修修臉的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又需要注意那些風險?
開業診所整形科醫師蔡豐州表示,整形選擇有科學醫療背景的人員是較有保障的,最好是人員、產品、設備三大主軸都有證照背書,再來可到診所去看成果(如案例照片),牽涉到專業、經驗的呈現,一個好的體系都會要求反射動作,變成醫生在下刀時不用太思考,已經熟練到變成一個穩定的療程。
蔡豐州解釋,民眾對於整形的風險需要和專業人員諮詢,醫生需告知清楚,最差會發生什麼事,例如以混血外表整形來講,最差的狀況為發炎,因為有植入物的問題,發炎最多是取出填充物屬於可逆整形。一個整形合法安全的診所,幾乎可以保證說,移除掉任何人工植入物,幾乎可以回到原來的樣子,停損點設在原本的樣貌上,風險就會比較低,至少保本也比較敢投資的概念,消費者安全感就會升高。
蔡豐州進一步說明,想要整形必須考量自身的狀況,像是近期有生過重大疾病者較不適合,另外,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經由醫師的麻醉風險評估,風險值很高就不建議實施整形手術,如果是局部麻醉或微整形可由醫生評估下進行。民眾對於療程要有多方了解以及充分溝通,才會清楚自己要的跟可接受的風險為何。另外,建議18歲成年後,在生長發育、心理素質都較成熟時,再來考慮整形,臨床上大部分是介於20-35歲年輕族群較為普遍,年長者則是微整形(如打肉毒桿菌、改善眼袋、眼皮鬆弛等)居多。
蔡豐州提醒,術後避免太過勞累,不然消腫期會比較久,加上充足睡眠,飲食不要太過(如太油、鹹、辣、甜等),大部分手術於兩週後就可恢復。醫師認為,不是一定非要整形,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美,都是朝好的方向改變,不論是個性、能力、學歷、打扮等方面變好,都是替自己加分,而正確的整形,不要太過浮濫(過於頻繁)的整,都是增添自信心,讓自己更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內疫情急遽升溫,不少患者不敢回診,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林志堅表示,目前精神科門診的患者確實減少2~3成,這也導引出另一隱憂,像是思覺失調症及躁鬱症等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因病識感不足,加上容易焦慮、緊張的狀況,容易自行脫離治療軌道,當病況又加重,最終急性期還是得回到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生物相似性藥」一詞在國內相對陌生,為提升大眾對生物相似性藥的認知,增加生物相似性藥普及率,減輕國人醫療保險負擔,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於今年推出生物相似性藥民眾宣導計畫,特別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李建立主任分享院內生物相似性藥實務經驗。生物相似性藥使用已為國際趨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台灣靠著迅速反應及民眾配合,維持近一年正常生活,卻在5月病例暴增破萬,舉國措手不及。英國《衛報》分析,台灣成為「防疫成功下的受害者」,源於過於自信可以防堵病毒,低估變異病毒株的傳染性,且在全球缺貨、地緣政治的干擾下無法取得足夠疫苗,是典型的「沒有為疫情爆發做足準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死亡增加22名,當中有100多歲長者不敵病魔外,1名30多歲女性在5月29日快篩陽,PCR卻呈現陰性,31日再次PCR才確診,6月6日死亡,發病僅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另外,針對使用瑞德西韋時機,指揮中心強調,已使用呼吸器就不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