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整整一個月吃飽飯就「上腹悶脹」 瘦子原來也會膽結石

▲膽結石常常在大餐後發生,尤其是吃了油膩的食物之後。(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0多歲的吳先生,身材偏瘦,最近一個月以來,只要每次吃完飯後,上腹就會隱隱悶脹,接受胃鏡檢查,不論是食道、胃及十二指腸都沒有異狀,吃了改善消化功能的藥也沒有變好,進一步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膽囊裡有一顆1公分大的結石,上腹不適的症狀全怪膽結石。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膽結石不一定是肥胖者的專利,因為膽結石的種類,可以分為膽固醇型、色素型及混合型。其中肥胖、吃高熱量、高油脂飲食者,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高,膽囊易形成膽固醇型膽結石;另女性發生膽結石的機會是男性2倍,可能是懷孕時膽固醇分泌增加所引起的膽固醇型膽結石。

此外,有慢性溶血疾病(如海洋性貧血)、肝硬化、膽道感染者,膽紅素濃度高,也易形成膽紅酸鹽聚合的色素型膽結石。

康本初說,膽囊內的膽汁成分濃度、膽囊收縮情形以及特殊的感染,都可能與膽結石的產生有關,值得注意的是,膽結石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大約只有2到4成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大多是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來表現,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容易在吃完大餐後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若有持續疼痛、發燒、黃疸現象,未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

康本初提醒,飲食時間不固定、餐跟餐之間時間過長、或有接受過胃部手術後也要小心有無膽結石產生,尤其,有膽結石的患者,需要避免飲食過油過飽,否則容易使膽囊收縮過於激烈,讓結石卡住,造成膽囊、膽管或胰臟發炎。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注意飲食,定期追蹤即可,若引起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歲末年終各種應酬聚餐少不了,醫師強調,膽結石常常在大餐後發生,尤其是吃了油膩的食物之後,建議民眾不論本身體態是胖是瘦,過油過飽的飲食還是應該盡量避免,若有相關症狀,應至腸胃肝膽科進一步檢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日本出現首例武漢肺炎! 台灣在內全球已有7地區通報風險

過年大掃除躲不掉肩頸痠痛嗎? 快避開4大不良姿勢工具地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1、潤秋燥最適宜喝蜂蜜: 蜂蜜是秋季食療佳品,飲用時有四點提示:①喝蜂蜜的時間最好在早晨,可以快速補充體能。②脾胃虛寒的人不要一起床就喝,而應先吃些東西,否則易拉肚子。③美容選桂花蜜:潤膚、養顏效果比較好。④愛上火選洋槐蜜:潤肺、去燥效果非常好。⑤身體弱選棗花蜜:具有安神、補血功效。 2、女孩,這...

閱讀詳情 »

網上有不少diy面膜推薦,這個能美白,那個能去掉黑眼圈,還有的說可以純水保濕,你試過嗎? VC美白超級簡單實用面膜&神奇阿司匹林面膜      把維生素C搗碎,倒入礦泉水溶解,然後把準備好的壓縮面膜泡在水里面發起來就可以了。然後敷在臉上就...

閱讀詳情 »

據外媒報導,德國兩位男DJ為了體驗女性天生的負擔,竟找整形醫師替他們打造假胸部,兩人並穿著內衣去健身房運動,事後終於說出:「胸罩是一種折磨,我們都該班發給每個女性獎牌才對,用以表彰她們每天都戴著這個怪獸!」 John與Rasheed是德國DJ,整形醫師替他們個注射700毫升生理鹽水,讓他們短暫成為...

閱讀詳情 »

也許你感覺你的朋友們突然長高了,而你則嚴重落後了。也許你其餘的朋友真的很高,而你希望能做點什麼趕上一點兒。事實是一個人的身高大部分是由無法控制的因素決定的—基因。 但是要知道,有許多「可以控制的因素」會影響身高。一系列的自然習慣,技術以及食物能增強你長高的能力。因此,如果你仍然在長個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