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一代化療助抗肺癌 打破過往副作用迷思

新一代化療助抗肺癌 打破過往副作用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6歲的淑芬(化名)5年前被確診肺腺癌第4期,且肋膜積水嚴重,本身是護理人員的她對於標靶藥物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由於EGFR、ALK基因檢測都為陰性,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採化學治療。淑芬因擔心化療的副作用原本非常抗拒,經醫師勸說後勉強同意「試試看」新一代化療,結果想像中的掉髮、噁心、嘔吐等嚴重副作用都未發生,在治療4個療程後,肋膜積水完全消退,肺部腫瘤也獲良好控制。

新一代化療 成功克服肺癌

淑芬的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任何明霖指出,標靶藥物雖能提供不錯的療效,但約有一半的患者基因檢測為陰性,不適合用標靶藥,若執意做為第一線治療,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可能會刺激腫瘤惡化,縮短存活期,應採取副作用低的新一代化療為優先治療手段。

因為治療反應佳,淑芬5年來持續施打新一代化療藥物,經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肺部已看不到腫瘤的蹤影,何明霖醫師表示幾乎可算是「痊癒」。治療期間她不但如常工作,還自願請調到化學治療室服務,在幫病人施打化療藥劑的同時,也分享自身成功抗癌經驗,很多癌友看到剛剛幫自己注射的護士,也在接受化療,都十分訝異,但也因此受到激勵,增加治療信心。

設定治療目標 抗癌向前邁進

台灣每年新增1.1萬名肺癌病患,主要與抽菸、空氣污染、廚房油煙有關,因職業關係而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以及遺傳等,也都是危險因子。由於台灣患者確診罹癌時多為末期,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心理上也承受極大壓力。何明霖醫師建議,醫療團隊可藉由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幫助患者保持努力向前的動力;短期目標先解決患者的不適感,將癌轉移所帶來的疼痛、胃口不好、呼吸困難等問題改善,就能讓患者有信心繼續接受治療;中期目標是以藥物穩定控制腫瘤,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長期目標則是爭取治癒機會。

病友經驗交流 激勵彼此信心

「癌症治療最怕患者放棄希望」,何明霖醫師說,病友們之間的相互鼓勵非常重要,剛確診的患者可參加醫院的病友會或相關病友團體,與已治療一段期間的患者交流,聽取他人的經驗,許多原本想放棄治療的患者,就是因看到其他病友治療有成而受鼓舞,再度勇敢抗癌;除參加病友會外,也可上網參考其他患者的成功案例,彼此交流、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善終好走,你登記了嗎?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統計,截至去年底,約有28萬人完成健保IC卡安寧註記。該會理事長邱世哲預估,迄今應達30萬人以上,目前每年約有6萬人註記,女性多於男性,以50至60歲中老年人居多。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公布,國內「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壁咚關鍵時刻讓人退避三舍!這可不是漱口水廣告,根據調查,高達八成以上的男女雙方,浪漫時分再浪漫,另一半的口臭可是會一瞬間讓興緻全消,男女都不可不慎。北醫牙科醫師鄧乃嘉提醒,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口腔保養的觀念,特別是害怕看牙,沒有養成定期洗牙及口腔檢查的習慣,長期下來容易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菸癮如同賣身契!」已成功戒菸15年的金鐘導演蔡岳勳說,年輕時菸癮大,1天至少吸2包菸,雖然中間妻子懷孕,仍無法成功戒菸,甚至為了抽菸,寧可跑到離家100公尺處解菸癮! 蔡岳勳說,大兒子出生第3天,檢查發現心臟破了兩個洞,必須住院,他認為是因為自己抽菸,才害孩子受苦,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