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免疫療法問世 治癒癌症出現新契機!

新免疫療法問世 治癒癌症出現新契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唐獎」第一屆生技醫藥獎由美國學者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學者本庶佑共同獲得,二人分別找出免疫系統中負責「踩煞車」的抑制分子CTLA-4及PD-1,其抗體藥物在臨床證實,可有效抑制惡性度最高的黑色素腫瘤細胞生長,延長患者存活期,甚至獲得長期存活的機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振源表示,免疫療法與傳統抗癌方式最大不同點在於抗癌免疫機制一旦建立之後,能永久地發揮作用;至於傳統療法,只有在療程期間內有抑癌的效用,藥效過後可能又讓癌細胞有活躍的機會,一切成果可能又回到原點,甚至更加惡化。另外,傳統療法如化療、標靶藥物等,主要是利用毒性來消滅癌細胞,同時卻也會影響到正常器官的功能,降低人體免疫力。免疫療法的作用剛好相反,將提高人體免疫力,而增加長期存活的機會。

免疫療法目前只了解一部分的抗癌機制,更詳盡而完善的治療模式也有待確立。在林口長庚張文震醫師努力奔波以及藥廠的支持之下,張醫師組織了一個跨院際的黑色素細胞癌團隊,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使用此治療的國家,並且將台灣的使用經驗推廣到亞洲其他地區。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共有9名患者參與此一臨床試驗,目前還有3位仍在用藥中。林振源指出,過去一年來的治療成績,在已結束療程的患者中達到一半的存活率。

林振源說明,由於化療對黑色素腫瘤的治療效果不佳,以往只接受傳統化療的患者,不但癌細胞不斷地滋生,還得面臨藥物副作用的雙重打擊。然而目前這三名患者,雖然癌細胞仍存在體內,但相較之下的體能比起傳統治療的患者卻大相逕庭。他們都是真正的勇者,努力為自己的生存持續地奮鬥中。林醫師強調,接受免疫療法的病人,仍需透過調整生活型態等其他方式,來積極降低腫瘤復發的機會,以維持生活健康。

目前國內已有CTLA-4抗體藥物獲得衛生機關許可,而目前的適應症只有在黑色素細胞癌;在可期待的將來,其他的藥物也會陸續進來台灣。林振源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期間,應格外注意是否出現皮疹、腹瀉、全身痠痛無力等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症狀。若發生時,大都可靠藥物緩解症狀而獲得控制,進而可以順利地度過療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8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研究發現,鋅可能有助於縮短感冒或流感的時間!有許多人在感冒徵兆出現時,就會服用鋅補充劑,而現在也有新的證據支持這種做法了。澳洲的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鋅補充劑似乎有助於縮短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鼻竇炎和肺炎等的病程。 不過,研究人員指出,許多非處方的感冒和咳嗽療法僅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後,「變腫病毒」肆虐,據國健署統計,45歲以上族群中約有五成有過重、過胖及腰圍超標問題,而近年來全球刮起健身風潮,其中「腰內肉」及「小腹婆」也成為最多人想解決的問題。皮膚科醫師王朝輝表示,坊間流行的腰、腹部塑形方式有些不但達不到效果,甚至還可能傷身,民眾群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高小姐,21年前雙側腎衰竭,導致內分泌失調懷孕困難。洗腎11年後盼得換腎機會,但術後仍一直無法受孕,求助生殖中心。經過多次試管嬰兒的努力,終於在去年成功懷孕,今年2月剖腹早產生下雙胞胎。腎臟決定生產順利關鍵 功能差需終止妊娠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情方面,今(13)日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無本土及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例為突破性感染,分別接種2劑AZ疫苗及2劑莫德納疫苗。 ▲今(13)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