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表面上糖尿病控制得宜,但卻沒發現血糖波動情形,嚴重後果恐引發相關的血管病變,甚至有死亡風險。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謝昌勳醫師提醒,長期輕忽血糖的大幅波動,持續性一段時間的高、低血糖,會造成血管氧化壓力產生,恐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當氧化壓力越高,將會對大小血管造成永久的損傷。

謝昌勳醫師說明,他曾收治一名糖尿病史超過十年的半百婦女,一向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甜食的多寡也十分節制,但血糖控制一直未能達標,使她感到相當困擾…和患者討論過後,他建議透過「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監測血糖數值,透過監測結果才知患者喜愛精緻食物,攝取量雖少,但糖分過高,因此始終未能察覺,終於找到原因後,婦人隨即調整飲食習慣,順利讓血糖值持續穩定,遠離血糖波動的危險。

部分糖友對飲食過量的概念,依舊停留在份量的多寡與大小,謝昌勳醫師指出,現代社會飲食日益精緻化,少量食品也可能擁有極高糖分,若患者本身自覺性不高,實難找出血糖超標的癥結點;因為傳統的抽血檢查或家用血糖機只能反應當下的血糖值,即使1天4次測血糖,也可能因測量血糖時機不定,而忽略其他時間點血糖忽然飆高或降低的可能性。

謝昌勳醫師進一步解釋,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患者可藉由「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將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透過每5分鐘記錄一個數值,一天有288個血糖值連續監測患者血糖,加上記錄飲食、運動及用藥情形,同時輔以手指採血血糖值,能將血糖連續變化完整呈現,揭開患者血糖密碼;醫護團隊也可全面評估病患的治療用藥及劑量,來制定最佳「個人化治療」的控糖方案。

此外,患者處於正在治療或控制糖尿病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機會,謝昌勳醫師提醒民眾,任何降血糖藥物都有可能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全面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時監控血糖之外,也提醒糖友家屬,若糖友出現頭暈、思路不清晰、言語遲鈍等現象,都有可能與低血糖有關,務必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有效避開血糖波動死角,減少糖友血管病變危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4

相關推薦

  日常的一些飲品便能讓你擺脫肥肉帶給你的困擾哦。豆漿便是其中之一。 是的,你沒有看錯,也許大家對豆漿減肥的原理並不了解。不過沒關係,下面將對豆漿的減肥原理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豆漿主要榨取了含有豐富高優質植物性蛋白質的大豆,除了大豆蛋白質,還含有大量的大豆異黃酮、大豆配醣體等成份。這些成...

閱讀詳情 »

在追求“魔鬼身材”,崇尚“骨感美人”的今天,肥胖既影響健康,又破壞形象。隨著肥胖者的日益增多,參加減肥運動的人群也在不斷壯大。然而,不少減肥運動的參加者,或是跟風趕潮流,或是一暴十寒,或半途而廢,沒有將減肥運動堅持下去,也沒有將其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

閱讀詳情 »

    想知道自身真實的力量水平嗎?下面的三個步驟將給你答案。拿臥推舉例,找一個訓練夥伴在旁監督,嘗試以下方法; 步驟1:先熱身,然後測試最大力量;用4秒鐘的時間把槓鈴慢慢降到胸前,之後用常速推起槓鈴。在找到最大重量之前,可能要進行多次調整嘗試(在兩次調整中可以休息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