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表面上糖尿病控制得宜,但卻沒發現血糖波動情形,嚴重後果恐引發相關的血管病變,甚至有死亡風險。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謝昌勳醫師提醒,長期輕忽血糖的大幅波動,持續性一段時間的高、低血糖,會造成血管氧化壓力產生,恐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當氧化壓力越高,將會對大小血管造成永久的損傷。

謝昌勳醫師說明,他曾收治一名糖尿病史超過十年的半百婦女,一向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甜食的多寡也十分節制,但血糖控制一直未能達標,使她感到相當困擾…和患者討論過後,他建議透過「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監測血糖數值,透過監測結果才知患者喜愛精緻食物,攝取量雖少,但糖分過高,因此始終未能察覺,終於找到原因後,婦人隨即調整飲食習慣,順利讓血糖值持續穩定,遠離血糖波動的危險。

部分糖友對飲食過量的概念,依舊停留在份量的多寡與大小,謝昌勳醫師指出,現代社會飲食日益精緻化,少量食品也可能擁有極高糖分,若患者本身自覺性不高,實難找出血糖超標的癥結點;因為傳統的抽血檢查或家用血糖機只能反應當下的血糖值,即使1天4次測血糖,也可能因測量血糖時機不定,而忽略其他時間點血糖忽然飆高或降低的可能性。

謝昌勳醫師進一步解釋,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患者可藉由「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將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透過每5分鐘記錄一個數值,一天有288個血糖值連續監測患者血糖,加上記錄飲食、運動及用藥情形,同時輔以手指採血血糖值,能將血糖連續變化完整呈現,揭開患者血糖密碼;醫護團隊也可全面評估病患的治療用藥及劑量,來制定最佳「個人化治療」的控糖方案。

此外,患者處於正在治療或控制糖尿病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機會,謝昌勳醫師提醒民眾,任何降血糖藥物都有可能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全面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時監控血糖之外,也提醒糖友家屬,若糖友出現頭暈、思路不清晰、言語遲鈍等現象,都有可能與低血糖有關,務必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有效避開血糖波動死角,減少糖友血管病變危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4

相關推薦

   秋梨膏相傳始於唐朝,據說有一年秋天唐武宗李炎患病,終日口乾舌燥,咳嗽不止,服用了近百劑御醫所開的藥方卻始終不見療效,滿朝文武均束手無策、焦慮不已。正在群臣煩慮苦悶之時,一名道士進獻了用梨、蜂蜜、川貝、甘草和薑片配伍熬製的妙方治好了皇帝的咳嗽。從此這道士的妙方便成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人睡覺都會打鼾,打鼾是由於空氣經過狹窄通道震動而產生聲音,人在入睡後,由於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使得呼吸道變得較狹宰,進而造成鼾聲大作;然而,醫師提醒,打鼾頻率越高,其呼吸不順的嚴重度越高,最後恐變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嚴重恐將猝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廷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現代人壓力大,而壓力大也是造成高血壓的因子之一。其實,透過飲食,不僅可以降低壓力,也可預防高血壓的形成。程涵宇營養師表示,壓力大的人應多補充植物性食物,特別是蔬菜類;同時,鉀會促進鈉排泄,因此,攝取高鉀食物將能有效預防高血壓。 程涵宇說,壓力會使人產生疲勞、焦慮,以及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