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72小時連續血糖大揭密! 糖友安全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表面上糖尿病控制得宜,但卻沒發現血糖波動情形,嚴重後果恐引發相關的血管病變,甚至有死亡風險。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謝昌勳醫師提醒,長期輕忽血糖的大幅波動,持續性一段時間的高、低血糖,會造成血管氧化壓力產生,恐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當氧化壓力越高,將會對大小血管造成永久的損傷。

謝昌勳醫師說明,他曾收治一名糖尿病史超過十年的半百婦女,一向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甜食的多寡也十分節制,但血糖控制一直未能達標,使她感到相當困擾…和患者討論過後,他建議透過「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監測血糖數值,透過監測結果才知患者喜愛精緻食物,攝取量雖少,但糖分過高,因此始終未能察覺,終於找到原因後,婦人隨即調整飲食習慣,順利讓血糖值持續穩定,遠離血糖波動的危險。

部分糖友對飲食過量的概念,依舊停留在份量的多寡與大小,謝昌勳醫師指出,現代社會飲食日益精緻化,少量食品也可能擁有極高糖分,若患者本身自覺性不高,實難找出血糖超標的癥結點;因為傳統的抽血檢查或家用血糖機只能反應當下的血糖值,即使1天4次測血糖,也可能因測量血糖時機不定,而忽略其他時間點血糖忽然飆高或降低的可能性。

謝昌勳醫師進一步解釋,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患者可藉由「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將血糖感應針置入皮下,透過每5分鐘記錄一個數值,一天有288個血糖值連續監測患者血糖,加上記錄飲食、運動及用藥情形,同時輔以手指採血血糖值,能將血糖連續變化完整呈現,揭開患者血糖密碼;醫護團隊也可全面評估病患的治療用藥及劑量,來制定最佳「個人化治療」的控糖方案。

此外,患者處於正在治療或控制糖尿病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機會,謝昌勳醫師提醒民眾,任何降血糖藥物都有可能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全面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定時監控血糖之外,也提醒糖友家屬,若糖友出現頭暈、思路不清晰、言語遲鈍等現象,都有可能與低血糖有關,務必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有效避開血糖波動死角,減少糖友血管病變危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孩生病誰照顧,民團爭勞工有薪家庭照顧假!若小朋友生病,家長雖可請「家庭照顧假」,卻會被扣薪,影響家庭生計。婦女新知基金會聯合各民團日前至立法院,訴求勞工比照公務員有薪7天照顧價。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莊喬汝呼籲,政府應提供普及平價的托育公共化服務,並督促企業打造友善職場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百座,登高欣賞山岳之美,已逐漸成為國人風氣,尤其秋高氣爽最適合登高山,但也可能因為疏忽,使身體出了狀況,甚至危急生命。到底登高山之前,該做哪些準備,才能安心享受登山的樂趣?毫無準備,便貿然攀登海拔3000公尺以上高山,可能會發生哪些狀況?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風浪板是許多人喜愛的水上運動,不過在乘風破浪時,要如何注意安全避免運動傷害?安南醫院骨科張伯群醫師表示,自已本身也是帆船運動玩家,風浪板兼具速度感與安全性。但浪板及風帆組件,加起來竟將近30公斤,沒做好防護仍可能發生運動傷害。 風速時速20公里 運動傷害機會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提升醫療品質,臺中慈濟醫院引進機器手臂「高智感微創手術系統」,透過高解析度的3D立體影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也能提供給病患良好的照護品質;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指出,利用機械手臂的協助,讓醫師僅需坐在操作台手術,由護理人員協助機器手臂的定位及更換器械等,過程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