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染疫患者除了擔心重症 研究證實腦損傷也不容忽視

新冠染疫患者除了擔心重症 研究證實腦損傷也不容忽視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感染新冠病毒,最怕引發重症、併發症,甚至猝死,不過,越來越多國外研究證實,新冠病毒還可能損傷大腦組織,導致嚴重腦內發炎,少數年輕確診者幻聽幻視,部分重症患者則躁動不安,出現譫妄症狀。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會感染血管內皮細胞,而大腦組織中也有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腦部神經組織持續發炎,就可能造成認知起異常。


黃立民說,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內降低病毒量,例如,提早使用「瑞德西偉」以及單株抗體藥物,就能讓病毒不會跑至肺部之外的組織,想降低病毒對於大腦的傷害。


外電報導,1名55歲的英國婦女染疫後,接受治療,出院後卻情緒失控,出現攻擊性,還聲稱在家裡看見獅子、猴子等動物,也指責丈夫是個騙子,確診為嚴重的思覺失調症。


國外專家認為,除了擔心重症、死亡,確診者還可能必須注意,腦部損傷等問題。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一項研究發現,在住過院的染疫者中,確診半年後,每3人就有1人被診斷出精神性疾患,例如:癲癇、憂鬱症、情緒障礙等,而大部分病患均無相關精神病史。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日前於《自然》期刊發表1項研究,研究人員分析8名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的腦部組織,發現極為嚴重的發炎記號,而這些病徵一般只會出現在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患者,沒想到新冠患者也會嚴重腦內發炎。


由於死者腦內並為驗出新冠病毒,研究團隊仍在釐清腦內發炎的作用機轉,係因新冠病毒直接入侵大腦,或是其他發炎反應,導致了腦損傷,誘發失智等級的腦神經損壞和發炎。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Biobank)中4萬名受試者的腦核磁共振影像(MRI)掃描,針對其中782人進行深度的比對,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前、後的差異。


結果顯示,在確診者大腦中,邊緣系統的灰質區明顯縮減,甚至出現多處異常,而健康受試者的大腦內部則沒有明顯改變。灰質區包含了大量的腦神經組織、腦細胞,負責處理鼻子、嘴巴等感官受器所產生的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確診者腦部組織中的海馬迴、眼窩額葉皮質區也有受損,而這2個區域主掌記憶跟情緒。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0歲男童突然出現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但症狀持續三天都未改善,才就醫求診,腹部X光檢查發現左上腹大量腸氣,疑似腸阻塞,經由腹部電腦斷層為遠端小腸阻塞合併部分缺血;成大醫院外科部醫師蘇哲民指出,患者白血球數值升高,有腹部壓痛合併反彈痛情形,經評估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卡介苗接種部位一般在接種後2∼3個月會自動癒合結痂,留下一個膚色小疤痕,但有少部分嬰幼兒在接種3個月後膿瘍及紅腫沒有消退跡象或持續擴大,無法自動癒合結痂。為此疾管署日前邀集兒童感染症專家訂定臨床處置建議,以做為醫療院所及醫師之處置參考。 傷口持續有滲出液宜轉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一名25歲女姓,因缺牙緣故轉至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有多顆蛀牙殘根,加上因缺牙造成原本良好牙齒也往缺牙區傾斜,造成清潔不佳導致蛀牙,非但使牙齒無法對咬,缺牙區生長也造成日後假牙空間不足,所幸經由3至4年治療後,順利矯正傾斜的牙齒,且也將缺牙區順利植牙,讓患者重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清明節將至,傳統習俗會吃潤餅,衛福部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提醒民眾,兩個潤餅的熱量可能就高達1000Kcal,比一個便當800Kcal還多,所以最好當成主餐食用,不要當點心,如果可以自己備料包捲,內餡的肉類及蔬菜最好用清燙或蒸熟,不要炒過,花生粉和糖粉也最好減量或不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