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黴菌感染症致死率高 中榮超前部署快速診斷

白黴菌感染症致死率高 中榮超前部署快速診斷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苗的問世及接種率的提高,許多國家的疫情已逐漸獲得控制。然而在南亞的印度地區,爆發了第二波的COVID-19疫情,至目前為止COVID-19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800萬例,死亡人數達33.7萬例。不僅如此,在COVID-19第二波疫情的同時,也出現了白黴菌感染症的爆發。至今年5月底為止,印度白黴菌感染症病例已達9000多例,死亡率高達50%。

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與中興大學生科院老師林琦然共同研究發現,這次印度爆發的高致死率白黴菌感染症(又稱白黴菌感染症)。造成白黴菌症之主要感染黴菌為白黴菌門(Mucoromycota),其中包含大家比較常聽到的麵包霉Rhizopus、Mucor Lichtheimia,與比較罕見的Apophysomyces、Cunninghamella、Rhizomucor Saksenaea等。這些真菌是常見的環境腐生真菌,在土壤、腐爛水果或蔬菜及動物屍體及糞便中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因麵包上面的Rhizopus及Mucor黴菌的孢子囊及孢子通常是灰色或黑色,故此類真菌有時候被會誤稱為黑黴菌。

感染鼻竇、腦部、肺部及皮膚,症狀包含鼻塞、眼睛及臉頰腫脹等
白黴菌感染症是一種嚴重的黴菌感染疾病,一般而言並不常見,但會發生在免疫功能不良的患者,其中包含造血幹細胞移植、實體器官移植、血液惡性腫瘤和未受控制的糖尿病,由人類吸入空氣中黴菌的孢子所造成。白黴菌會感染人類的鼻竇、腦部、肺部及皮膚等部位,病患會出現鼻塞、眼睛及臉頰腫脹等症狀。感染後,若不及時治療,白黴菌將快速擴散,導致患者死亡。傳統上,白黴菌病是以組織病理學檢查、培養或輔佐電腦斷層掃描來診斷,但上述檢測方法可能有時效與敏感性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臨床單位使用PCR的方法,來解決上述的問題。

中榮感染科引進可以檢測毛黴菌感染症的核酸檢測試劑,劉伯瑜表示,國外的研究顯示PCR的敏感性及專一性可高於9成以上,能夠快速地診斷出白黴菌感染病,更早的開始適當的治療。台灣面臨COVID-19的挑戰,是否也將有相關黴菌感染症或其他伺機性傳染疾病的發生,需要我們齊心以高科技的前瞻思維,一起守護台灣。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搶救台灣低迷生育率 不孕症治療補助再升級

告別NG視訊大作戰! 居家辦公更要美得宛若拯救地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重新開放「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同時新增國產高端疫苗選項,20歲以上民眾都能登記,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新登記或更改意願民眾,須等7月19日已登記者施打完畢。 陳時中說明,目前通過緊急授權(EUA)新冠疫苗都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舒緩,許多民眾選擇遠離塵囂上山避暑,虎頭蜂常見於山區或人類較少活動地區進行築巢,每年夏季也是捕蜂通報案件最多季節,5至7月已摘除3653個蜂巢,常見於樹上、住家屋簷、冷氣氣外機、櫃子底下等,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呼籲民眾如發現蜂巢切勿自行摘除,應馬上通報,將立即...

閱讀詳情 »

2021.07.27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7日為止,已經有78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